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

马陆塘畔

  • 艺术家古冰1992年第一次踏进青藏高原,他那时20岁,血气方刚的青年立即被高原的景象征服。从那时到今天,他每年都会去藏区写生、采风,这种行走已经延续了22年,行走高原已经成为他生命的重要部分。 今天的古冰已经是一位极其成熟的...
    2015-01-15
  • 如果说母校是校友的“精神家园”,那么同学便是精神上的血亲,亲人间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一段黄金岁月;同学是张老照片,虽然发黄,却依然清新;同学聚会,是重度青春!我们这些北大毕业的七老八十的过气...
    2015-01-15
  • 8月中旬,吾妻学校组织退休教职工赴上海金沙江路1628弄绿洲中环中心7号2楼瑞慈体检站体检。 吾妻心脏不好,患“左心室心肌肥厚”急症。平时做家务、走路,稍一吃力,心脏就会感到不舒服。 那天体检时,做心电图的医师对其心脏反复诊...
    2015-01-15
  • 城里的上海人,有钢筋水泥大楼保护,对“龙”不是太敏感;而郊区农民则不然,心中有“龙”,敬畏有加。举例而言,我认识的熟人中,名字含“龙”的就有不少。男的,有“金龙”4个,“银龙”2个,“玉龙”3个,“志龙”3个;女的,有“...
    2015-01-15
  • 初见她时,是09年她过来面试的时候,那时小贾作为她的师兄带着她在园子里兜了一圈,而我只来得及瞧见一个背影。当时脑子里就各种猜想,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呢?等到7月她过来上班之后,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那时也是短发,一双...
    2015-01-15
  • 苏轼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当金秋时节,清风舞动,我最先记起的却是故乡的甜芦黍。在遥远的记忆里,田野的甜芦黍已经熟透,青翠的茎干直立挺拔,蜡质的枝叶随风摇曳,黑红色的穗子沉甸甸挂在枝头,啊,那成片成...
    2015-01-15
  • 中秋节后两天,有朋友约我咖啡馆喝茶。数月未见面了,我也正想约他聊聊,但咖啡馆环境逼仄,我提议到宏泰园钓鱼,他欣然同意。约定下午一点到宏泰园,他提前到了。进得园内,见亭榭布列,水波清澈,环境幽静,他十分高兴。太阳有点狠...
    2015-01-15
  • 著名的北斗七星,本身就有许多叫法:正规点的,叫“北极星”、“北斗星”;文气点的,叫“文曲星”、“魁星”(其实是七星中的几颗)。郊区农民对北斗星的叫法很特别,一个叫“勺子星”,一个叫“七簇星”。   这两个叫法都很出色...
    2015-01-15
  • “文化”,是当今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但对这个词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的,据说有二百二十多种,可见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也不可能强求统一。   我认为,文化是人化。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创造和运用的文化。海派文化,...
    2015-01-15
  •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朦朦,村外的溪水传来叮咚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槿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枣树上一只画眉鸟和黄莺在对唱,清脆、婉转。 吱...
    2015-01-15
首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尾页 共1089条信息/共109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