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

马陆塘畔

  • 安亭镇上的千年古刹菩提寺已名存实亡,不过,现在我们还能在菩提寺的旧址看到几棵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和一株罗汉松。这株罗汉松高达20多米,树杆也有两人合围那么粗大,在上海地区大概是很少见的。罗汉松属于松科常绿小形乔木,它的...
    2020-12-21
  • 走过那片刚收割的稻田,闻到稻草的清香。    与稻草的情结由来已久。那时,每到冬天,母亲总要拣几捆清秀的新稻草作床柴用。先削去沾有灰尘的稻草软皮,然后把它挂在篱笆上暴晒。傍晚,当我抱着一捆捆香喷喷的青白稻草送给母亲铺床...
    2020-12-10
  • 第一次听到“新成”的地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对久居嘉定老城区、又有点历史癖的我,觉得有点别扭。“新成”是什么涵义?或许,这是一座新城,那该用“新城”来命名,怎么取了“新成”的称谓?“新成”,在各类词典中均找不到...
    2020-12-10
  • 我听说位于马陆镇的宏泰园里试种藏红花成功,又听闻藏红花开时十分好看,而深秋时节正是藏红花开的时候,就联系宏泰园主、总经理胡平,想去一睹为快。胡总就来了信息:“西红花预计明天盛花期,赏花请安排好时间。”告诉我:他不在,...
    2020-12-09
  • 整理藏物时,我找出了五十多年前的雁荡路小学毕业证。如今,因商业之需,母校早已不复存在,连车水马龙的雁荡路也被改作休闲步行街。唯有这张薄纸还承载着我美好的回忆。    1956年,雁荡路小学由私立改为公办后,学校分成三部,一...
    2020-11-23
  • 明明可以叫 “第一百货” “市百一店”,许多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脑子里反应出的却是“中百公司”“中百一店”。这,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是一种遗传。    为什么叫“中百”?这里面的一个“梗”,绝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1953年9月2...
    2020-11-11
  • 在寒风里,在沸腾的人群中,和白发老母亲站在一起高唱国歌,这场景您经历过吗?    我经历过。那是在上海体育场看台上。忘了是哪一年,也忘了是看什么比赛,但赛前起立齐唱国歌那一幕无法忘怀,唱完后,母亲还说了一句,国歌是在上...
    2020-10-30
  • 想躲进山中避暑。于是,趁回老家看妈妈的时候,取道九华山。驱车山脚下,却不能进山,因疫情原因,交通管制要下午四点车才能进山,而我订的民宿却在半山腰。唯有耐心等待。    终于进山安顿好,已是晚餐时间。这家民宿是网上评分较...
    2020-10-27
  • 黄山数日落雨,远峯近谷,云雾飘渺,空濛如诗,飞云似画。此刻,由黄山友人王小姐陪同,驱车去离市区不远但却是藏在深山里的图书馆参观。说到图书馆,我到过北京,上海,香港甚至国外的各式各样图书馆可谓多矣,但去见识深山里的图书...
    2020-10-27
  • 豆腐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多了去,究竟是哪个“中国人”呢?早就定了,刘安。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至于为什么是刘安,这跟两个明朝人有关:一是罗颀,他写了一本专门介绍先民发...
    2020-10-13
首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尾页 共1085条信息/共109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