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塘里可垂钓
□赵春华
在柳宗元的诗里读出垂钓的最高境界: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苏轼的“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更写尽了钓鱼翁的认真、执着、潇洒。
唐诗宋词的垂钓诗篇让我向往垂钓,可是少小乃至青壮年时不曾下过一竿,枉为从乡村中成长起来的人生。直到即将步入老年,搬进城里,在一位邻居的怂恿下试着去钓鱼,不料,一发不可收,三天两头只要有闲有伴便去江苏一带过起“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垂钓生涯。
有人会问:你居住地旁就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横沥河,横沥河了一个弯,就是叫马陆塘的地方不可以钓吗?何必舍近求远,驱车一、两个小时到江苏去垂钓呢?
哎,千年横沥河千百年的流水是清冽的,只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起,沿河陆陆续续有了味精厂化工厂衬衫厂等,又有烧柴油的船只来来往往地通航,日长时久,水不清冽了,浑浊了,有异味了,鱼虾少了,即使捕到,也不鲜美了。为此,我曾苦吟了几句:
“小时候,我走过这里
河水是清亮亮的
鸡鸣也是清亮亮的
夕阳西下,袅袅炊烟
在农家的屋顶上升腾,升腾
成年时,我走过这里
我熟悉的河流里
有了机帆船的噪音
鸡鸣依稀,却多了机器的轰鸣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
卷起喇叭声声
河水不再清冽
泛黄,且有些异味……”
其时,河道污了是全局性的,不是局部的,个别的。于是,有了上海市政府的“万河整治”行动。我亲眼目睹了大型挖泥船清污的情景,又在河两岸植绿等行动,持续了很长时间。
2008年冬季的一天,我随《新民晚报》报道组一起进行了嘉定水上行活动,在全国新农村示范点华亭镇毛桥村的一条不大的河畔,看见两个中年人正在垂钓,一个钓得4条,另一个钓了2条,活泼泼地在小桶里悠哉游哉,不大不小,二、三两左右。我当时想:这是整治河道后传来的好消息。后来,我参加郊区退休干部垂钓赛,每区3人。午饭时与普陀区一位钓者同桌,他听说我是嘉定马陆人,高兴地说:“我们经常骑三个多小时自行车到马陆大裕村钓鱼的。”我问:“能钓到吗?”他反问我:“钓不到鱼去干嘛?”我被他反问得噎住了!
这是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有点暖,我经过横沥河的马陆塘畔,看见有七、八个垂钓者在甩杆。我朝一个全神贯注于浮子沉浮的钓者走去,其身旁的小圆桶里有七、八条鲫鱼了。我说:“鱼获不错呀!”他朝我笑笑,说:“是的,是的。”我脱口而说:“哦哦,马陆塘里可垂钓!”
之后啊,我看见白鹭翩然在河上或栖息于河畔树荫里,再后来,也就是今年,我看见了两只野鸭子嬉戏于河中,用手机追拍,却未拍到。呵呵,野鸭子,小小的野鸭子,在江苏白茆一带野河里是常客,在河边水草丛中不经意地飞了起来,或者顺河面而逃逸,溅起道道水痕……
太阳落山,夜幕徐徐降落,横沥河两岸万家灯火像星星般闪烁了!马陆塘里,有一两点绿莹莹的光亮着,细看,却见有人在夜钓呢!
这是不是有点“独钓寒江雪”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景和意趣呢?!
昨天傍晚,在晚霞里,在马陆塘畔,看见六、七只浑身乌黑的只有两翅尖染白的鸟儿,飞过河道,飞进晚霞。我从未见过,不知这是什么鸟?身子似鸽子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