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我的邻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7-01 1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朱惠忠

    楼下的苏苏,我们两家原本不住在一起,她家居东村,我家住西宅,互相之间也并不熟悉。十多年前动迁时,我们都住在了一幢高楼里,三天两头能见面,起初只是微笑一下,也算是一种打招呼吧。日子长了,只要见到,苏苏总要叫我一声老朱伯伯,兴许是我大她近二十岁,她将我看成长者了,那叫声也很亲切。

    苏苏不知从哪里知道我喜欢汤圆,也许她家对汤圆也有兴趣,三不两时地会做上一次。这天,汤圆刚起锅,就给我端上了一大盆,嘴里说着,我知道你喜欢汤圆的,吃吃我做的,味道对不对胃口,我忙着回说,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她说,自家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要放在心上。她的那句“自家人”,让我那刻浑身一热,激动不已。她已把邻居当作自家人看了。

    见到苏苏时,我对她说,你做的汤圆真好,看上去光光的,吃起来皮薄薄的,陷多味美,我翘了翘拇指,她裂着嘴笑着。

    后来,她又不知怎么知道,我对汤圆偏爱甜的,尤其是黑洋酥的,之后,她做汤圆时,甜汤圆专做黑洋酥的,又专买乔家栅产的黑洋酥。我真感激她这样厚待我这位80多岁的老年人了。

     前不久,苏苏的脚扭了一下,骨折了,在家养着,在她看来,脚行动不便了,手是好好的,闲着无事,又想起做汤圆了。她给我来电说,老朱伯伯,在家吗?我回说在的,在看电视。她说,我做汤圆了,我让老徐(她老伴)给你端上来,又是一大盒,十多只。我对她老伴说,这么多,一天也吃不完呀。她老伴说,吃,慢慢吃吧。

    我楼上的小鸽子,70左右的年龄,她是十多年前租房住进我们楼里的,她以前身体不是很好,在养生之中,她走向大自然,常常到周边的草地、树林中去观赏、拍照,回来后又精心地编制成“小年糕”,供自己回味,也发送给要好的朋友,也许是心情愉悦了,身体也渐渐好起来了。

    我们成了邻居之后,她知道我老伴身体也不太好,胸腔动过手术,吃药不断,思虑重重。我戏称她吃药像吃饭,吃饭又像吃药。小鸽子知情后,有意和她多接触,她告诉她,有病吃点药是必要的,但心一定要放宽,她用她治病养生的经历告诉她,很多时候,宽心比吃药更为重要,于是,她就常约她,去外边走走,近观花花草草,远望天地景色。紫藤花盛开时,就去紫藤长廊里散步,菊花展览时,就去观赏千姿百态的菊花,还拍下了许许多多的照片。小鸽子对我老伴说,你的好女儿经常带着你和老伴到处自驾游,你们也可以多拍点照片、视频,我帮你编辑,把自己的快乐生活记录下来。老伴照着做了,我常常看到我老伴翻看着小鸽子编辑的,又有音乐,又有字幕,记录着自己快乐生活的小电影时,咧着嘴,喜悦挂在了脸上,说来也怪,一段时期之后,我老伴药也少吃了,有的药干脆停吃了,脸色却好看起来了。

    邻居好,好邻居,和邻居相处,如同苏苏说的像“自家人”那样,那种感觉比春风拂面还要温暖愉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