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养成记
□闲言
狗狗来的时候,我正病着,躺在床上浑身无力。女儿很开心,说狗的颜色是棕色的,像巧克力,就叫“巧克力”吧。
我是在狗狗来了3天后才正式去阳台看望它的。那天女儿结束寒假飞去外地读书了,老公也上班去了。我很无奈地想,总不能把狗饿死吧,遂强撑着起床去看它。
这是一只小小的玩具贵宾犬,头上的毛一圈圈打着小卷,一直垂到鼻子上,遮住了眼睛,像极了羊驼。它一动不动地趴着,不吃也不看我,还微微地颤抖着。这让原本不喜欢养狗的我,有了些微的怜悯。看它不吃狗粮,就拌了些我吃的粥给它,它还是不动,我也没办法,只能暂时离开。
下午的时候又去看,还是那样趴着,食盆好像动过了。估计尝了一下,觉得不好吃,就放弃了。看着瘦弱的“巧克力”,我又倒了些鸡汤在它的食盆里,显然鸡汤粥很适合我们这种病弱的人(狗),再去看时,它已全吃完了。此后,它的主食便变成了鸡腿。直到一年后它胖得不想走动了,怕它得“三高”,才又改回了吃狗粮。
“巧克力”是只胆小的狗。据说,它在买回来前已在宠物店“呆”了一年,痛苦的、关禁闭的童年,给它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因为关久了,它很有“界限”意识,但凡在地砖的方框中,就一整天趴在这个框里不动,绝不越线,像极了没有杆子的鸡毛掸子。
初时,我俩都病恹恹的,我只强拉着它在门口稍走几步。后来,我恢复了些体力,就拉着它走远些,才发现这只狗可能是被关傻了,不会跑也不会跳,远远地看见台阶就趴下,再也不肯动了。唯有洗澡是“巧克力”喜欢的,洗时一动不动,很乖很乖,淋湿后像只被拔了毛的小鸡崽,瘦弱得可怜。
“巧克力”不会叫,人来人往它都一个姿势——趴着,实在害怕了就把自己卷成一团发抖。我们试了好多办法,它依然不会叫。我猜,这是一只哑巴狗。
“巧克力”来时已经是一只成年狗了。因为失去了0-3岁“智力”开发的黄金期,所以它并不聪明。教了好久才会做拉拉手,坐下等动作,但它很会看眼色。
见我拿垃圾袋,就知道可以出去了,原地转圈表示它很高兴。我拖地板时,它会跑远些。每当看见我拿着它的毛巾、浴盆,就会高兴地用身体蹭我,随着我到淋浴房。我们饭时,它会先蹲在我的椅子旁,因为只有我会不忍心看它可怜兮兮的小眼神,给它点吃的。当我放下筷子时,它会找第二个可能给它东西吃的人,等我们都吃完,它才会去吃自己食盆里的。我快下班回家时,它会向着门口坐着等我。我回来后它就屁颠屁颠一直跟着我走……
女儿戏称“巧克力”是我忠实的走狗,我也很享受这么一只肉肉的、温暖的小狗依赖于我。
一年后,“巧克力”终于彻底忘记了它童年的痛苦,吼出了第一声。这让我们都兴奋不已,不断地敲击门、桌子,引它叫,给它肉吃,鼓励它叫。此后,它听到响声就叫,主人回家也叫唤,我们在笑话它的同时,默认为它是高兴地叫,也不去想办法阻止。不过它依然胆小,听见有人声、狗声靠近我们家,它会边叫边逃进屋里;听见打雷、放鞭炮声,还是会躲到我的床下。
现在,走狗已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让不爱外出、不爱动的我,有了外出散步的理由,也让我在很多时候都感觉是它在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