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山下的虎牛轶事
□朱怀兴
牛年虎年相交,我想起了上世纪中叶军旅吉林东部时,听到的虎牛相斗轶事。吉东拉法山是长白山余脉,常有猛虎出没。前几个月,周边的海林、敦化传来多起虎害,据分析是同一头虎所为,而且继续向拉法山流窜。这几天放牧生产队牛群的是知青李楠,他发现有好几次草滩点数,都缺失一头,但傍晚时分,牛只又不少。李楠观察,是那条叫做青青的牤子,经常脱离牛群溜走。归群时候显得非常劳累,牛背上有划开的伤口,像被其他动物爪子所伤。李楠汇报给知青点指导员,指导员叫来了生产队长。队长到牛栏察看得非常仔细,又给青青添了一些精饲料,安排明天照旧放牧。
天亮之后,李楠赶着牛群走出屯子,看到队长、民兵连长、猎手老骆都跟着过来,而且都带了猎枪。与往日一样的线路,李楠把牛群放到离疏林、丘包不远的草滩。队长他们走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丘包上,草滩、牛群、不远处的树林都在视野里。
青青一边吃草,一边脱离了牛群,走到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哞”地叫了几声。疏林里,闪出一头斑斓猛虎。三步五步,老虎就跃到牤子前面。老虎首先发难,张开虎口。青青没有躲闪,牛头迎向对方。老虎避开牛角,一个转身,扑向青青臀部。此时的牤牛非常灵活,一闪就躲过虎口,回头用尖利的双角顶去。斗了一袋烟的功夫,老虎一个腾跃,退出角斗,很快消逝在山林中,青青也回到自己的伙伴中。
回屯子的路上,队长说,根据通报,就是这头多次伤害过村民的老虎,危险性很大,屯里要立即加强防护,防止虎害。队长让李楠第二天栏内投食,暂停野牧,他向上级请示应对措施。
晚饭后李楠在集体户里对其他知青讲了白天的事情。有的知青有点紧张。也有比初生牛犊胆子更大,说,我们想办法让青青打赢,为附近除一大害。第二天,遵照生产队通知,村民和牲口都没有出屯,知青们抱来大捆青草,掺入玉米、碎豆饼,重点喂养青青。找出猎人用的两把利刃,紧紧绑在牛角上。第三天,没有等到队长发话,知青们就把牛群赶到草滩,自己隐蔽下来,要看一场牛虎斗。
经过一天休整、补养,青青体力大增。老虎昨天没等到对手,今天看到对手,迫不及待地饿虎扑牛,一个飞腾,骑到牛背,獠牙向牛背咬去。牛皮被撕破,渗出殷红鲜血。猎物的血腥进一步唤醒了老虎的血性,伤口的疼痛刺激了青青的防护本能,它们很快进入激烈攻防。老虎捕猎知道避开头部,今天看到牛角上的不明闪光体,更加注意避其锋芒,弓背一跃,要撕咬牤牛屁股。青青转身一顶,牛角插入老虎腹部,再一挑,老虎使劲挣扎,加大了被挑开的伤口。牛头一挥,把虎躯摔下。老虎伤得不轻,已经不能站立。青青斗志正酣,又挑了几次,头部的利刃每次都是“绝命杀”。不一会,老虎魂归草滩。
这时,知青们才看到队长和许多村民也在不远处。队长他们关注小伙子们的安全,也关注队里的牲口,板着脸说:“一帮愣头青!让你们等上级的部署。你们倒好,赶着牛群、迎向老虎!不知道老虎会吃人吗?还小聪明,牛角绑尖刀,是谁的鬼点子?!”
队长让大家把虎尸抬到马车上,拉回屯子。让李楠继续放牧,喂饱牛群。回到屯子,队长一边电话给上级汇报,一边让屠户处理老虎躯体:挖出内脏,扒下虎皮,剔下虎骨。
草滩上,知青们从牛角上解下尖刀,抱来谷子,重点犒劳青青。傍晚,他们赶着牛群刚回到屯子,青青突然向料棚狂奔。猎户老骆反应过来,想采取措施,已经迟了——剥下的虎皮,搭在架子上,锋利的铡刀就紧挨着。青青看到虎皮,以为是冤家还在,斗志再燃,冲上去又顶又挑,掀翻了木架,将铡刀连座挑起。飞起的铡刀,割到青青的脖子要害。痛觉加剧了它的怒火,胡乱冲撞,遭到木架和铡刀多次伤害。等到被人们按捺住,它已经失血过多,再也不能站起。
后来,虎皮、虎骨被上缴到县林业部门,青青的遗骸和老虎的部分内脏被掩埋在决斗的地方,老乡把这里叫做虎牛岗。虎牛岗东望威虎岭山脉,听说经常有农樵渔猎前来祭拜、凭吊,这已是多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