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小马与白头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0-09-09 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寿碗
    万阿姨推着她老母亲来理发,进店就说:“老娘剃个头难啊,八十多岁的人,我硬是要把她从楼上一步步背下来!”
    理发师马开阳是“新上海人”,听了心里就一动。他17岁就拿剃刀,剃过的白头多去了。一把撩起老人白发,手上油腻腻的,气味也重,就晓得老太太不知多久没理发了。理完后,他见老人头脸一清爽,自己心里也一清爽。娘俩出门时,小马说:“下回老妈妈要理发,打这手机号,我上门来理。”
    小马上门给老人理发,一律免费。他给万阿姨母亲理了十多年发,直到她百岁为止。
    万阿姨办完老人后事,专门到小店,把一只精美小碗送给小马。小马不肯收。万阿姨说:“这是寿碗,你懂吗?”小马后来才知道,像老太太这样高寿过世的,寿碗稀贵得很,人家要也要不到。
    二、适意
    小马给老人免费理发出了名。每月十日,老人们就聚到居委来请他剃头。这天小马是忙,但忙得开心。因为他能在每位老人嘴里听到两个字——“适意”。
    他是外地人,开始还不懂“适意”是啥意思。后来才知道,“适意”就是“舒服”,就是上海人对享受的最高评价。半天忙下来,看到这么多老人变得清清爽爽,听他们口口声声喊“适意”,小马觉得,这生活太享受了!
    最让他感动的是,有一位老人还把这两个字的“适意”,喊成了三个字。
    那是一位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奶奶,姓陆,常年躺在床上。多年没剪头,白发已起粘结团,气味更是刺鼻。小马不愧是高级技师,小心翼翼中有“大刀阔斧”,他手中剪子“咔咔”作响,老人绺绺白发雪似落下,不多工夫,陆奶奶的鬓发就齐整起来,两眼竟也有了光采。她自己也知头发气味不好闻,连声恳求小马:“头不要洗了!”可小马哪肯半途而废,调好热水,拿出洗头膏,一连为陆奶奶洗了三遍头!直把老太太舒服得举起枯手,摸着前额头皮,连叫:“适意来,适意来!”
    这一刻,小马明明是为陆奶奶高兴,可泪水却不争气地滚落下来……
    三、头等大事
    也有些长者,人快不行了,才来请小马去剃头。小马往往丢下手里活,推上车就奔出去。这是他的“头等大事”。
    有位老人肝癌晚期,自知行将不起,让孩子上镇来请理发师。可走了多家理发店,师傅都请不动,嫌晦气。
    到小马店里,小马却一口答应。见孩子手里拿着手套口罩,小马问:“你这是干什么?”孩子说:“老爸怕脏了师傅手,给您备着的。”小马说:“我自己有。”言罢就出发。到了病家,肝癌老爹躺在床上,早已面无人色,见小马进来,老爹第一件事不是干别的,却是主动把口罩戴上。小马看了,工具还没拿出来,泪先下来了……
    小马给金阿姨剪了9年头。病好时,小马与全家老少一道替她高兴;病情恶化时,小马跟着一道心急如焚。无论病怎么反复,小马有请必到。他是剪着她白发,眼看她一点点油尽灯枯,离开这个世界的。
    最难忘的是唐奶奶。她是“植物人”。小马每次都要伏在床边给她剪头。她躺了9年,小马伏床给她剪了9年。每次给她剪头,小马都忍不住心酸。老人过世后,小马无法忘记她的名字。她名里竟有个“瞎”字,叫“唐瞎妹”。
    四、领头羊
    小马好事做了一路,有同行就对小马说:“我也来跟你一道做好吗?”
    小马说:“好啊,一个人做,没劲呢。”
    小马就组织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除另一位理发师来自湖南外,浙江人是做窗帘的,山东人是做广告的,江苏人是修家电的,四川人是修电脑的……
    有了这个团队,老人和居民方便多了,不要说剃个头,就是家里水管漏了,电脑死机了,灯泡坏了,打个电话就有师傅上门。
    有人问:小马你常常关了门去为老人服务,店里生意怎么弄?小马说,我为老人们做好事,老人的子孙们都来照顾我生意,业务不错,我很知足!
    只有一点,小马还有些忧虑——
    几十年白头剃下来,他自己也年过半百、有白头发了。有时他会想:等到自己也成了白头,那时的年轻人,会来给他剃头吗?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