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椿
春天来临的时候,地上新长出来的草都是嫩嫩的,树枝上萌出的新芽也是嫩嫩的,这些小东西仿佛带着土里、树里所储存的一冬天的能量,等春姑娘一召唤就展现出蓬勃生机。大概人类都想获得这种蓬勃的力量,春天的人就爱吃荠菜这种野菜,更有吃树木嫩芽的习惯,最有名的算是春茶吧,而百姓餐桌常见的嫩芽菜,可能就是香椿了。
我小时候不爱吃香椿,感觉这是一种口味有点怪的蔬菜,甚至觉得极难入口。但是我的父母、邻居都很爱香椿。我们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这是家里房子新盖好的时候爸爸种下来的。每当春天归来的时候,这棵香椿树就在大人们期待的眼神中发芽,叶片红红的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最嫩,但量太少总要忍几天再掰下来。新鲜的香椿可以跟鸡蛋一起做成“著名”的好吃不好看的香椿炒蛋,还可以裹上面粉油炸做成“香椿鱼鱼”,或者抹上盐稍加腌渍做成下饭的小菜。但凡香椿可以掰下来慢慢吃了,街上的邻居三三两两都到家里来掐上两把,尝尝春天里新鲜的味道。掰掉一次,隔个十几天新的芽子又会发出来,再掰掉一茬,过十几天又发出来。这么两三次天气就也慢慢热起来了,瓜果蔬菜纷纷上市,人也没有多少“薅羊毛”的兴趣了。
季节就是在烟火气里慢慢转换着。盛夏的时候,香椿树的叶子已经又厚又大不能吃了,但是新梢上还是能掐嫩尖来入饭。这时候大家不时兴做香椿炒蛋和炸香椿鱼鱼了,多半要把香椿作为佐料放在凉面里。一大盆凉面,加了黄瓜和胡萝卜咸菜拌在一起,再加上切碎的香椿沫沫调味儿,就是农家一顿美好的晚饭了。
大概是我十岁的时候种下的这棵香椿树,等到我离开家出去读大学已经有碗口这么粗了。那年的九月,家里养的蚕刚刚完成了一批喂养,忙好了农事,爸爸要送我去大学校园了。临行前的晚上,一家人忙好了就坐在院子里这棵香椿树下吃夜宵。八九点钟,院子里没有灯,就从房间里拉根电线出来,一个大灯泡就把整个院子点亮了。天已经有点凉了,院子里有薄薄的雾气,蟋蟀欢快地叫着。不记得第一次要去坐火车的我当时想了什么。第二天的早上,我就离开家门,开始了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的一路远行。适应一个个城市,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我在上海开始上班的时候,老家开始城镇化集中居住搬迁,老家的院子还有这棵香椿就都没有了。
不知道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觉就会变化,我现在开始喜欢香椿的味道。一到春天看见树上萌芽了就嘴巴馋得要吃几顿。现在的香椿也有很多大棚栽培的,大棚里的香椿上市早,两三月份就开始卖了。超市里最早会卖到八九十块一斤,小小的一把就有二三十块,只够做一盘香椿炒蛋,但只要看见上架了我就忍不住要买来尝尝。香椿炒蛋,好吃不好看,成了我对孩子推荐这道菜的口头禅。看着儿子嗤之以鼻的样子感觉似曾相识,不过他的记忆里可能不会有一棵跟随他长大的香椿树了,但兴许会记得他的妈妈有点奇奇怪怪,一到春天就要吃几顿香椿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