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杭州嘉定桥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11-25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杭州城西,老和山以北,余杭塘河以南,约60平方公里广袤土地,因有一横贯其中的西溪河,日夜汩汩流淌,旧时称西溪。2007年,杭州把其中11.5平方公里水网地帶辟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现在则统一称“西溪湿地”,但若细究,则有点以偏概全。
    西溪地形地貌多样,较之西湖,更具隐逸之美。“溪水缘何也姓西,淡抹浓妆更相宜。”历史上,对独钟情于西湖的苏东坡老先生,有人便持不同意见。
    留下是西溪的千年古镇,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称西溪市,北宋称西溪镇,南宋改称留下,依然是镇的建制。
    留下这个怪怪的名字,据说源自宋高宗。宋“靖康之变”后1127年,宋高宗赵构帶领文武百官南逃杭州,到了西溪,大概惊魄已定,见“其地灵厚,欲都之”——就是想把都城建在西溪。
    皇帝即兴来潮,智嚢谋士觉得隐逸之地虽好,但“都之”有诸多不便,便建言献策,最后选择了凤凰山。
    宋高宗作为逃跑皇帝很不光彩,但文化造诣还是有两刷子的。他贪恋西溪美景不能释怀,吃在碗里想着锅里,便惺惺然说:“西溪且留下。”
    皇帝金口一开,从此西溪便改成了留下。八百年后,留下成了西溪湿地中心镇,“西溪且留下”成了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广告词,好像宋高宗当年就知道日后会有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似的。
    唐代,商业模式停留在物物交换的集市模式,故当时所谓的西溪市的“市”,指市场而非城市。西溪以“市”兴镇,日后的留下镇,也大抵如此。故留下这千年古镇,文化底蕴的丰厚度,其实是不够的。
    1970年,我大学毕业转辗到杭州的一家小三线工厂工作,工厂地点离留下不远,住宅就建在留下镇。那时的留下镇,也就是穿镇而过的西溪河两侧的两条一百多公尺的街。东边的叫茶市街,宽不过二三公尺,挤挤挨挨都是茶叶铺,卖山里产的茶叶。山里茶农可以用疲软的土纸把茶叶包装得四楞方正,到了商家手里,拆开包装装进罐子,便是名闻遐迩的“西湖龙井”。西边的称“大街”,大街其实也不大,只比比茶市街宽一点,五六公尺的样子。大街上除店铺,便是一溜摊位,卖从西溪河船上运来的水网地区的河鲜、水果和蔬菜。
    连着茶市街和大街的交通枢纽,是西溪河上的三座单孔石桥,因为两街往来不可须臾离开它们,重荷之下,风雨侵蚀,石桥有点苍老——这是留下唯一有点古镇样貌的物件。
    改革开放,杭州城市东扩西进,原来偏于一隅的留下镇,怱然成了中心,成了热点。先是绕城高速公路在留下设置了互通枢纽;后有五所大学从市内迁过来,几千亩茶园成了大学城,;更有2007年建成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直接打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广告词。
    留下成了热点,富起来的中国时尚古镇游。但古镇之古,需要实物说话,光靠皇帝金口浪得虚名有失偏颇。再说,广告词能有多少可信度?
    留下因此很尴尬。
    但经过文物部门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突破。先是三座先前老百姓以“大桥”“小桥”相称的古桥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查到了名称:自北而南,依次为“庆春桥”、“忠义桥”和“楹春桥”;继后,三座桥中最具沧桑感的忠义桥,文物专家在桥拱斑驳的石板上发现了“嘉定戊寅四月”纪年字样。“嘉定”是南宋皇帝赵扩的年号,“嘉定戊寅”,即1218年,实物印证了这座只有四五米宽的忠义桥,是杭州历史上最古老的“嘉定桥”。
    这就不得了了!
    1992年,忠义桥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升级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义桥光荣忝列其中,再度升级。
    杭州有了“嘉定桥”,让千年古镇留下舒了一口气,却让我这个在留下镇居住的嘉定人有点不爽。众所周知,我老家嘉定,就是建县于1218年(嘉定戊寅年),且是以“嘉定”年号为县名的县。嘉定建县八百年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可以彪炳史册的的历史事件:嘉定是全国唯一一朝出过三个状元百余名进士的县;以钱大昕为代表的名家大儒的“乾嘉学派”,曾经把中国文化推到了极致;“嘉定三屠”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大文章绕不开的主题……论历史之丰厚,文化之灿烂,嘉定可以把留下抛下八百条街。
    但,嘉定却没有一件嘉定年间的文物。
    今秋回乡,我问嘉定文史专家陶继明先生:“嘉定真没有“嘉定”宝贝?”陶先生说:“真没有!嘉定最早的文物是现存于嘉定博物馆的《嘉定县学之记》碑刻,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比杭州“嘉定桥”晚11年。”
    罢! 
    这真是:
    嘉定人以嘉定傲,
    嘉定却无嘉定宝。
    我自嘉定迁杭州,
    日日相伴嘉定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