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锦溪
我们这里去昆山锦溪旅游很方便,先乘全国跨省的第一条轻轨上海11号线,从嘉定新城站开始成人字形,往北到嘉定,往西经方泰镇内的上海F1国际赛车场站过安亭镇境,便是昆山市的花桥镇。苏州的S1轻轨,今年已开工建设,她不久将和上海11号线轻轨在花桥对接,更方便了我们沪、苏两地人们的相互往来和旅游。
一个天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在地铁马陆站乘上地铁11号线列车来到江苏的花桥,又换乘昆山旅游车到了锦溪。一到锦溪,我顿时感觉此地有点面熟陌生,似乎以前来过此地,可那时叫陈墓,心想除非我们走错了线路?我们就向当地老乡询问,才知道现在这里是叫锦溪,陈墓是以前的名字。原来在1993年将陈墓恢复为锦溪了,为什么要讲恢复为锦溪了呢?这里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其实“陈墓” 这个名字,蕴含着一段历史,已经叫了800多年。最早叫锦溪是在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偏爱锦溪美景,说锦溪这地方有多美就有多美,恋恋不舍,不忍离去,死后水葬于此,锦溪便改名陈墓。近些年,人们忌讳“墓” 字,才又改叫锦溪了。
游览锦溪,我们首先要看一下陈妃墓。锦溪镇几乎四面环水,是个“水乡泽国” 之镇。陈妃墓就建在锦溪最大的五保湖中的一个小岛上,称为“陈妃水冢”。眺望过去,陈妃墓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神秘色彩。锦溪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 著称,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古色古香的各式桥梁36座。每座桥的造型和结构都各不相同,真是美不胜收。特别是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更令人流连忘返。这些建造于明清时期的桥梁,历经岁月风霜,依然保存完整。桥上的花纹、柱联、碑记等镌刻精巧细致,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每座桥都有一个故事,成为古镇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午,我们在街上的饭店吃了富于水乡特色菜的丰盛中饭,继续游览古镇老街。老街的各种古建筑都保存完好,有的还修建得焕然一新。各种迎合游客的店面五花八门,汇聚在老街上,以锦溪特产和旅游品为最多。最为特出的是还有各种各样的别具一格的博物馆,这里有10多家博物馆,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旅客。其中被称为一部卷帙浩繁的建筑史长卷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最为有名。馆内藏有涉及瓦当、滴水、屋脊构件等14大件,2300多件展品揽括了从秦砖汉瓦到民国时期的各种建筑砖瓦和构件,应有尽有。中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使淀山湖畔的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其他还有文革博物馆、华夏奇石馆、锦溪杰出人物馆、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宜兴紫砂博物馆、中华历代钱币珍藏馆、柿园书法碑帖艺术陈列馆、古董博物馆、华夏天文馆、锦溪壶文化馆、张省美术馆,最后我们去参观了东俊根雕艺术馆,馆内以根艺精品为主,辅以奇石、盆景、古玩,自成一体,颇具艺术韵味。百余件根艺作品,取材于全国各地,创作中力求达到真、奇、古、怪、绝的标淮,即天然成材,变态奇特,树龄超百,怪态难拟,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神形兼备,各俱特色,堪称上品,亦不乏荣获国家级金奖的作品。一个镇上建有10多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并不多见。不同的博物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奇光异彩的特色,吸引着众多不同爱好的人士前往参观浏览。因此,锦溪被誉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确实名符其实。
游人参观游览之后,深切感到锦溪不但好看还好玩,想不到锦溪真还有那么多的引人入胜的趣闻、传说和故事,参观后感觉惊喜连连,赞不绝口。如果锦溪在原有的景点上继续挖掘开拓创新,更能不断吸引旅客。锦溪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等国家级荣誉。当旅客知道后,也感到十分惊喜,刮目相看,赞叹锦溪中有惊喜,真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