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用成语须规范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07-30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最近看了三篇中央某大报的评论文章,感到标题都有问题。一篇是5月18日刊出的《欲加之罪,何患无罪——中国强制转让技术论可以体矣》,另一篇是5月20日刊出的《捕风捉影者,风必摧之——中国盗窃知识产权论可以休矣》。第三篇是5月28日刊出的《不管风吹浪打,屹然砥柱中流》。问题出在成语的运用上。
    第一篇标题主题“欲加之罪,何患无罪”,是把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的“辞”改成了“罪”,一字之改,意思全变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说要给你加罪,不担心找不到借口或理由,也就是说,不愁找不到罪名。而“欲加之罪,何患无罪”,直白说是要给你加罪,不担心没有罪。罪,犯法也!不担心没有犯法,无论如何说不通呀!第二篇评论主题“捕风捉影者,风必摧之”,是把“捕风捉影”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句成语放在一起用,不伦不类,实在欠妥。“捕风捉影”,比喻说话作事没有事实根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指才能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嫉妒、指责。这两句成语怎能搭配使用。如果标题改为“理屈词穷,捕风捉影”,庶几可通。“不管风吹浪打,屹然砥柱中流”,无论是语法修辞还是成语使用上都有问题。有句成语中流砥柱, 砥柱,山名,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任凭河水冲击屹然不动,比喻坚强的个人或集体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主柱作用,在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在这个标题中,用成语中流砥柱,非常恰当。砥柱中流,作为倒装的文言句法,虽然也说得通,但毕竟别扭,又不是作诗填词,讲究平仄押韵而用文言。另外,砥柱中流前用“屹然”,也欠妥。成语中流砥柱,就有屹然的意思,似改为“依然”比较恰当。
    成语通常都有来历出处,结构凝固,含义深刻,其结构和含义不容篡改。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事出巜左传.僖公十年》,晋惠公欲杀死克里,派人对克里说:“如果没有您,我就做不了晋君,尽管如此,您杀了两个国君一个大夫,做您国君的人,不也为难了吗?”克里回答说:“没有奚齐、卓子的被废,君王怎么能兴起?要给人加罪名,还怕没有话说吗?我知道国君的意思了。”说毕,拔剑自杀而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含义就指隨心所欲陷害人。“捕风捉影”,出于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若悠悠地,似倣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又作“系风捕影”,《汉书·郊祀志下》“听其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风和影子是抓不住的,比喻说话做事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依据。中流砥柱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龟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明·丁鹤年《自咏》诗:“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编者:此文乃一家之言)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