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春在溪头荠菜花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05-21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去朋友家,在开门见人的一瞬间,我乐了:她的手上、脸上、身上,都沾着白色粉末,正在家包汤圆呢。
    吃货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本来见到糯米食物我就两眼放光,再看荠菜香菇鲜肉馅,知她包的是咸汤圆,荠菜是我的大爱,更是垂涎欲滴了。千载难逢的学技机会岂能错过,于是,洗手跟她学做汤圆。
    甜汤圆一般是圆的,为了好区分,咸汤圆就包成椭圆形,还要捏出一个小尾巴的样子,上海人自制汤圆都是这样。刚来沪时,对门的阿姨送我六只荠菜香菇鲜肉汤圆,也是这样的形状,但个头大得惊人,一只抵平时汤圆的十倍,一只就把我喂饱了。咸汤圆的好吃与否关键在于馅料,邻居家的那次味道超赞,至今让我念念不忘。可惜我不会做,没想到好友会,都说上海女人精致、小资,那是外表,其实内里能干、务实,“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友说:“三月荠菜刚刚上市,鲜嫩鲜嫩的,我这馅都是掐菜尖儿的,与大棚里培植的根本不是一个味,可以买来做饺子、馄饨、春卷、汤圆的馅,做好后放进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就吃。”听得我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包好汤圆后,她下锅煮几只给我解馋,味道和记忆中的一样鲜美,还贴心地给我带回一盒。越来越觉得所谓美食,还是自己动手做的既放心又合口味,只要用心思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
    今年年后雨水特别丰沛,太阳很少露面,有人笑言太阳流浪去了。料峭春寒,春回大地还需待一些时日,不如在家研究美食,读读闲书。辛弃疾有诗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桃花李花对风雨比较敏感愁苦,怕俏丽容颜被雨打风吹去,而荠菜却从不担心。桃花李花是娇贵的千金小姐,荠菜是皮实的乡野村姑,吾爱荠菜这样的姑娘,更爱荠菜。
    “三月三,荠菜开花赛牡丹”,这句话多年前从我妈嘴里说出来时,当时觉得很惊艳,民间谚语多么生动鲜活。仔细观察过荠菜花,细细碎碎的小白花儿,低到尘埃里,连空心菜、土豆开的花都比不上的,怎么能赛过明艳贵气的牡丹呢?但是妈妈说的那样不容置疑,想必是真的。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妈妈,即便生活在城里,每年春天都要去郊外挖一次荠菜的。挎上一只竹篮,带一把铲刀,妈妈兴致勃勃地清晨出发,傍晚回家,篮子里的荠菜、马兰头都是餐桌上的时鲜野味。
    后来,我在春天回去看她,就陪她一起挖荠菜,妈妈当然特别开心,像个高中女生似的神情让我心柔软。父母老了要求也低,只要你肯陪他做一件喜欢的事,就会快乐无比。只是我常傻傻分不清荠菜与蒲公英。母女俩回家后再一起摘洗切碎,包成荠菜水饺,存在冰箱,够她吃上一阵子。这些年,陪妈妈挖荠菜已相沿成习,渐渐成为我和妈妈迎接春天一种仪式了。妈妈挖荠菜的时候,我们聊聊天,多数时间我在走神,赏花看草观虫子,中午带妈妈去路边小馆子吃顿饭,愉快的一天转瞬即逝。
    昨晚我妈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挖荠菜啊?我说,快了。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我和妈妈与春天的荠菜有个约会。心里也暗自祈祷,春去春回,但愿人长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