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恐 酒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01-16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对杯子有些过敏。凡看到或玻璃或陶瓷或不锈钢的圆柱状的盛器,心里就有些发毛。我知道,原因出在酒上。
    我不善饮,少饮辄醉,醉必难受。于是恐酒及杯,遂有这种不可告人之情状。
    这是很令人痛苦的,特别在酒文化空前繁荣昌盛的时下。酒席之上,举座畅饮,只有你一人向隅,像个钉子户,实在是无趣得很。倘在北方,主人还要殷殷劝酒,善颂善祷之余,说辞还极为悲壮动人,如“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等。此情此景,喝也难,不喝也难,进退维谷。无奈之下,只好非常痛苦地“伤身体”了。几次之后,便有反思:这吃酒本是好事,为什么定要强人所难,并且还要打着感情的招牌,让人反对不得?但反思归反思,结果还是那结果。
    所以,常有这样的情况:在酒席上面对一杯酒,犹如面对一个深渊。而面对一个热情劝酒的主人,则犹如面对一个在月黑风高之夜将我推入深渊的剪径强人。真差不多要喊出一声警世骇俗的“教命”来。此时,如有人从旁援救一下,就与侠客无异了。可惜人心不古,喜欢看人家被“放倒”者。
    也曾想练出一点酒量,在酒宴之上兵来将挡水来士掩,做个合格酒民。更想进而做个酒坛霸主,一杯在手,笑做江湖, 看别人“倒也”,痛快威风。当然,这还是低层次的追求。那高层次的,还应这样:像李白,斗酒诗百篇,留下个让高力士脱靴的佳话,十分浪漫。如刘怜,载酒簪花,招摇过市,就是死也醉死在酒里,酒脱得发痴。至少,也要做个花和尚鲁智深,在五台山喝醉了酒后,砸了半山腰的亭子,无视一切清规戒律,鲁莽而又可爱。
    然而,目标明确,决心也大,就是进步不快。那么多年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啤酒未突破一瓶,白干只能饮半两。如稍有过量,立刻脸上似火烧,肚内如翻江,水火相拼,头大如斗。即便吃在份上,也无丝毫快感可言。尤其是白酒入口,如一条火线灼向喉管肠胃,恨不得在肚内放个灭火器。受这等苦刑,哪里还谈得上酒坛霸业。至于脱靴、簪花诸美事,再也休说。
    学酒不成,便不再学。转而走捷径,寻找解酒之物。先是,据说茶有这方面的神效,很高兴;后来却在某报上看到,茶不但不醒酒,还会火上加油,不禁吓出身冷开。又听某杂志介明。善饮者之所以善饮,因为他的体内有一种酶,能分解酒精。便想买这种酶。天涯觅芳草,无功而返。始知制药厂还没生产出这种酶来。
    尽管走投无路,酒却是不能不吃的。这种事惹不起也躲不起。于是,日久便有了恐酒之症,见到杯子也过敏。但愿日后不要再有所发展。否则,弄得看到碗筷也害怕,那就太槽糕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