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诸暨之行有一得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9-01-02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这次随古建筑研究会赴诸暨考察,又见了散布于浙江山水之间的不少古村落,颇多获益,而参观了十四都之周氏宗祠,有了一点我的感想。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一七七厂工作,在铜鼓县黄田沟里一干13个年头。该厂是制造57高炮的,我当过电工,做过子校教师,最后当了7年党委秘书。在工作之余,以写杂文,诗歌打发枯燥的业余时光,并在《江西日报》和《星火》文学刊物上常有露脸。我的作品自以为很稚嫩,却引起了一个叫杨佩瑾的作家的重视,那时他在宜春文联工作,后来他当了江西省作协主席,再后来任省文联主席。他特地从宜春赶来铜鼓山沟沟里,把加入江西省作协的申请表格放在我面前,他说他愿意当我入会的介绍人。我就这样,加入了江西作协,成了一名会员。就在这一次见面时,老杨告诉我,他是浙江诸暨人。他还告诉我:诸暨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历史上的西施,一个是当代的姚文元。
    后来,我去过三次诸暨,每次都到西施故里盘桓很久,为她的家国情怀所折服。
    至于姚文元呢,因为他是文革中”四人帮”之一员,几乎没有寻找他出生地的兴趣与欲望。
    但是,在十四都,我向当地村支书讨教:姚文元是诸暨人,他的故居在哪里?村支书说:姚文元的外婆家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叫周氏宗祠(后来我才知道,周氏宗词也是我们这次考察的内容之一)。
    周氏宗祠,建筑恢宏,体量较大。原来,姚文元的外婆家是周敦颐之后。接待我们的是周氏后代,一个很有文化的老人。他讲了姚文元自幼聪明,5岁时到外婆家吃酒,给他的堂兄弟讲三国演义,讲得头头是道,令他的长辈惊讶不已。同时为他的聪慧而担心。后来姚文元写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进了中央文革小组。他父亲姚蓬子说,文元是一个作家而已,现在一下子到那幺高的地位,搞不好要跌得粉身碎骨。真是一语中谶,姚文元最后在狱中度过余生。这个周氏后裔老人最后总结说:人啊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这时,我看到墙壁上写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家训的作用。周敦颐的这篇千古名作,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周氏家训。姚文元没有遵循家训,骨子里浸淫着世俗观念,像篱笆上的喇叭花,攀援而上,对着天空大吹大擂,终于落了个不好的下场。
    修身很重要,自省不可少,不然的话,很可以德位不配的。这是参观周氏宗祠之一得也!
    君不见那个戏子范冰冰,恬不知耻地领了“国家精神造就者奖”呢,却是个订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的货色!
    至于那个花2万5千美元去走法国戛那奖红地毯的徐大宝,把国旗做了礼服,在世界大舞台上出了丑,不知羞耻为何物,又犯了侮辱国旗法。
    连我们“共和国的脊梁”倪萍也走了,走到了正和中国打着贸易战的国度里去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