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
十月下旬的午后,南方的太阳不再撒泼无忌了,反而有了些温和的味道。我们坐在百香果的藤架下喝茶聊天。一个是东方博物馆馆主,一个是我孙女,还有一个是我,三个人。这个百香果藤架就在东方博物馆内。
说是百香果藤架,在坐下之前,我是不知道的,满以为是紫藤架呢!一把茶壶,三个茶盏,馆主周勇将三人的茶杯里筛下茶,我先是饮下,好茶。我指着几乎漏不进几缕阳光的藤架说:在紫藤架下喝茶,有意思。周勇说:这不是紫藤,是百香果藤。我有了些愧意,因为百香果于我,闻也未闻,孤陋寡闻吧!?我起身围着藤架仔细观察了一番,确实这藤不是那藤。
我从上海嘉定来,嘉定有紫藤公园,每年四月下旬始,紫藤花开如灿烂的浮云,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游赏,花盛期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我也几乎每年前去探访的。细看眼前的百香果藤,虽也枝条纷披,枝叶缠绵,但那叶子比紫藤的大了许多,更是那花,与紫藤花迥异。紫藤花开一串串,垂下来,垂下来,莹白的,粉红的,大红的,像花的瀑布从藤架上倾泻下来,香满观赏者的视觉。而百香果的花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大大的紫茵茵的喇叭花!花瓣近十,花蕊数对,还有无数的花丝,根部呈紫,中部和顶部是白色的,绻曲的!结出的果实圆圆的,青涩的果皮有无数黄色的麻点,斯谓百香果呵!
“好吃吗?”我问道。孙女回:”我们在饮料里放过,调节酸甜度”。“什么味道?”“主酸微带一丝甜。”在她面前,爷爷像是启蒙的小学生。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让像我这辈人望尘莫及!
我这次去广州,纯粹是应孙女的要求去的,她曾与同学去过一次,但觉得广州的美景与美食一次是赏不尽尝不完的,于是我联系了曾是我的学生如今是广东东方博物馆主周勇,他提供了食宿与交通等诸多便利,百香果架下的品茗是在广州之行的间隙,很有诗意的休憩!而就在这天晚上,与周勇中学同桌的张静,听说我到了广州,一定要请我与孙女去大佛寺吃素食自助餐,让周勇同去,周勇有事,只有我们爷孙俩去了。
“进餐厅后看到一个大莲花台,我们订的桌子就在大莲花台后面。”下午5点,张静已在大佛寺餐厅候着。我们赶紧赶去。“转了一圈,怎么也不见松茸炒饭呀!”又是她的信息。“我先去掂一壶松茸茶来喝,哈哈!”又是松茸炒饭,又是松茸茶的,人未到,先把我的胃口吊得老高啦!寻寻觅觅,大佛寺到了!张静早就候在那里,招呼我们落座后,她一会儿就给我端了一盆素食,有两片木瓜,三枚草莓,半个石榴,还有两只红艳艳的小柿子,一样一样都是装在不一样的小盆子里的,精致得很,我看了都不忍下箸。说时迟,那时快,张静又提了一壶松茸汤来了!喝一口,真鲜美!我以前在家乡吃过两次素餐,色香味均好,但似以豆制品居多,而广州大佛寺的素食食材广又杂,品位也高,价位适中,平常时98元一位,这天是观音出世日,108元一位!而让我感动的是张静与周勇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我的学生,我教了他们3年,当了3年班主任。40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惦着我,都先后邀请我去他们工作的海南和广州游玩过。在我这么回想之间,孙女给我取了百香果来,“爷爷,你尝尝百香果的味道。”世事就是这样的巧,下午才识百香果,晚上就吃百香果,剖成两半的百香果,红红的皮,白白的囊,藏了一粒粒果实,果实里有圆圆的黑籽,黑籽外面是黄色的果肉,尝一口,酸里带甜,极爽口!
回沪后,忘不了的百香果让我找到了一首诗:
北流有奇果,名实皆百香。
肤怪犹见怜,腹满藏文章。
未启甜自溢,壳破甘汁淌。
蕴金团团簇,含羞丝丝攘。
入口酸先抑,倏尔贻味扬。
琼浆引人醉,余绕唇齿芳。
醒觉慌谢姐,始知情悠长。
陋舍悬明月,吾等尽沾光。
作者有友人名明月,其夫寄了一箱百香果,一共有数十枚呢。作者食后胃觉痛快酣暢,赋诗几行略表谢意。
这倒是写出了我的心意来了。然而我感谢的不止周勇与张静,而是此生有恩于我的所有人,包括我的孙女,她记得爷爷的生日,每年此日,她会发祝福给我,还用心做个小礼物送我,温暖了我有限的生命。
百香果让人的精神处于一种很亢奋的状态,因此,如果在晚上喝百香果汁,很可以导致失眠的情况发生,慎饮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