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为烈士善后
在修建襄渝铁路的三年多时间里,由于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我负责修建的14公里辖区内,已经牺牲了140余名战士,平均每100米牺牲1人,按时间算,每个月牺牲3至4人。开过追悼会后,司政机关敬献的花圈不烧掉,等下次换上别的名字再使用。当时我在岚河,一个人住一间民房,拿回的花圈都堆放在我的宿舍里,抱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自我安慰,我心中除了悲痛惋惜以外,并不感到异样。因为牺牲的烈士太多,去地方处理善后工作的人往往前批未回,后一拨又出发了。我从六连调到团政治处组织股后,曾几次去烈士家处理后事,最难忘怀的有两次,每次都是心在泣血,为烈士善后送行。
第一次是到江西省玉山县处理一名烈士的善后工作。该名烈士生前的一位战友和我同去。当我们在地方人武部同志的陪同下,走到离烈士家还有100米处时,烈士的母亲已在迎候我们。不,应该说是在等候她远方的儿子归来。她没有哭泣,也没有言语,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烈士的骨灰拍了几下说:“孩子,回家啰,回家就好,回家就好。”这几句轻轻诉说,在我耳朵里却似敲响了千钧重锤般。到了家里,她把烈士的遗物摊开摆在厅堂里,给前来慰问她的亲朋好友看。我向她简要报告了烈士牺牲的经过,这位母亲,应当说是英雄母亲,对我说:“谢谢你们大老远送回我的孩子”。以前这里有参加红军的,好些永远没有回家,也没有留下遗物。后来,她有事去后屋转了一圈回来,我见她眼角湿湿的,眼睛红红的,可当着我们的面,她始终未掉过一滴眼泪。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回忆起这件往事,内心难以平静。什么是意志坚强的母亲?她就是!在这样一位意志坚强的母亲面前,我感到惭愧,觉得我是多么渺小。
另一次是去浙江省萧山县,烈士是副连长周张其,萧山新湾人,1966年入伍。1973年8月的一天,洞内爆破结束换班前,按干部先到现场侦察的惯例,由周副连长带一名战士(安全员)先进洞查看爆破情况。他见到炸下的一大堆石渣中,有块大石头上留有一眼瞎炮。这种情况是由于几十个炮眼按导火线设置长短依次爆炸时,先炸的把后炸的导火线炸断了,这个炮眼就成了瞎炮。或者是导火线与雷管没有接好,也会造成瞎炮,必须进行清除才能继续施工。周张其装上风枪钻杆,打算自己动手,在瞎炮边上补钻一个炮眼引爆清除。他吩咐安全员去通知其他人员在安全区域等候,自己操纵风枪补打炮眼。突然间瞎炮爆炸,把站在大石头上的他炸的血肉横飞。事后调查发现,周张其补打的炮眼,角度与瞎炮位置刚巧形成交叉。
我到了萧山县后,与县人武部、民政局同志一起到新湾公社。得知周张其是公社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未婚女婿后,马上叫公社派人把他找来,协助做烈士家属的工作。谁知这位党支部书记听闻此事,急得团团转,两手反复搓弄,嘴里不停自语:“这怎么办?这怎么办?”他对我们说:“周张其入伍时,他母亲有思想疙瘩,说儿子对象还未找到,不想让他去当兵。我当年在公社负责征兵动员,对这位小伙子极为欣赏。为消除他母亲的后顾之忧,就对她说,我家有两个女儿,你家张其随便挑哪一个都可以。小伙子说他看中我家大女儿,大女儿也同意这门亲事,两家人皆在欢喜,在当地成为美谈。本来今年冬天要举办婚礼,我女儿的嫁妆都准备好了,男方家的家具也做好了,如今怎么办呢?”我要求这位党支部书记不要对家里人吐露风声,等我们明天去了烈士家再说。可他回去后怎么也忍不住,天还未亮,家里已哭成一团。幸亏他家离周家有段距离,噩耗还未透露出去。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人去烈士家,田间插双季稻秧的农民好奇地打量我们。到了周张其家,他母亲正好在,为我们搬板凳,提壶倒水。突然,似乎察觉到某种不祥,他母亲停下手上的活问我:“你是张其部队里来的,张其有什么事吗?”我顿时尴尬语塞,愣了片刻说:“大娘,您先坐下,我慢慢告诉您”。我说:“周张其同志在部队表现非常出色,是同时入伍的萧山兵中第一批入党、第一批提干、第一批当上连级干部的人。他为人民服务尽到最后的责任,在不久前的一次施工中,不幸负伤,抢救无效…….”最后一句尚未讲完,烈士母亲丢掉手里的暖水壶,两眼发直,喉咙深处喔喔几声,当即昏了过去。经随同而来的医生紧急救治,醒来后哽咽了好一阵才哭出声来。她扑上来抱住我的头颈,哭喊着说:“你要给我儿子,你要给我儿子。”一声声哭喊惊动了不远处田里的插秧人,烈士的弟弟妹妹和村上其他人从水田里奔来,把她家挤得水泄不通。当地风俗,到了死者家中都要哭,一时间哭声震天,村庄外都听得见。公社领导赶紧把围着的人劝散开,烈士母亲又出现了昏厥现象,她抱着我头颈的双手一直没有松开,气温又高,我的衣服湿透了,也出现了中暑般的头晕。人世间的悲痛莫过于此,烈士母亲的悲伤使我的心头也在泣血。她已哭不完整声音,只是低喊,那哀哀欲绝的神态,谁见了都悲伤流泪。
两位烈士的母亲听到儿子牺牲的表情异,但实际上都反映了内心的巨大伤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要用纤弱的肩膀,担起这难以忍受的现实,默默地回忆爱子儿时的一颦一笑,细细思念着他成长中的点滴烦恼的快乐。这种痛苦追忆永远不会停歇。
当我写下这些往事时,心里很不好受,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铁道兵部队的烈士们,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他们是人民的功臣,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深深地、深深地把他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