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暖心的风景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8-07-30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蓝天白云下,小区绿荫如画。有晶亮透明的七彩肥皂泡泡在风中飘飏,娃娃们追逐跳跃,欢笑声盖过了鸟儿的歌唱和鼓噪的蝉鸣。娃娃的家长们,跟娃娃一样手舞足蹈。

    手拿神奇的小魔棒,挥撒出一串串泡泡的,是位头发花白的大伯。4岁的童花头小胖妞,是他外孙女。与小胖妞差不多大,跌倒了想哭,却又爬起来去抓头顶上那个大泡泡的男孩,是楼上阿婆的爱孙。别的娃娃大伯一时还分不清是谁家的,却已和他们玩成了“忘年交”。

    在邻里不相识,隔墙如隔山的都市里,小区里的这一幕深深吸引了我,使我迈不动脚步。脑海里,久远的儿时记忆醒来了。半个多世纪前,在居住的新邨里,与小伙伴们疯玩嬉闹的情景,与眼前的场景重叠了。

    马陆嘉定新城的这个小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又一城”。它才几岁,很新,与这里的居民结构一样新。从祖国各地汇拢来的新上海人,与这里的“原住民”五方杂处,来自遥远城乡的淳厚民风,带着五湖四海印记的人情习俗,与老上海人心中温馨的城市记忆融合,在共同家园孕育着暖融融的人际关系。

    因老母亲住在“又一城”的妹妹家里,我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晚饭后,搀母亲下楼散步,常会遇到认识或不认识的和气的笑脸,特别是同楼的两位山东籍白领姑娘,在电梯里,楼道外台阶上或小区的马路旁相遇,总会老奶奶长老奶奶短地招呼,有时还帮着搀扶一把。年迈的老母亲神志不清了,见到这两位姑娘却会笑眯了眼。

    暖心的感觉,不仅仅在小区里有。文友赵春华是马陆的“老土地”,热心于这里的文化事业。知道我喜爱摄影,嘱我给当地的文化刊物拍摄些反映马陆新貌的图片。逢好天气,我便让妹夫开车陪我外出选景,我下车转悠,他找地方泊车等候,两人常常相隔很远。

    那天下午,我在裕民南路下车,把手机忘在了车上,找车时无法联系了。

    如今的街头,早已没有了公共和投币的电话。这地方四通八达,鬼知道车停在那儿。妹夫的耐性特别好,如等他来找我,那非得到日落花谢了不可,这半天时光就白白浪费了!再说,毒辣辣的日头下,这时间又如何打发?

    心急火燎如热锅上的蚂蚁,我瞎转悠一圈后,站在裕民南路与洪德路的路口,看见左岸咖啡店门口有位送快递的小哥,跨在助动车上打着手机,心里一动。等他通完了话,我硬着头皮走上前,对他说了自己的窘况,请他帮忙拨一个电话号码,让对方通知妹夫来接我。说实话,对满世界急里慌忙、东奔西跑的快递哥、送货郎,平时并没留下美好的印象,眼下也是事出无奈,情急乱求人,并没敢抱大的希望。想不到的是,小哥听罢我的话,冲我微微一笑,立马拨通了电话,然后把手机直接塞到我手里。

    难题很快解决,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连说谢谢。快递哥有点儿腼腆地又是一笑,招招手,沿着洪德路向西匆匆而去。我目送他的背影到很远很远,直至完全融入了绚烂多彩的夏日景色里。

    忽然觉得,在这座日新月异的新城里,除了蓝天白云、巍峨高楼和美丽的生态,还有一种风景,在人世间那么温情地陶冶着我们的心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