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口有片“厅场”
我的老家在马陆镇彭赵大队赵家宅。
小时候,我家的房子很小,只有一间“五路头”,外加一间“披屋”做灶间,可门口却有一块很大的场地,约有四十平米,村里人称之为“厅场”。为此我心里总是疑惑:所有的场地都叫“场”,为什么我家门口的叫“厅场”呢?祖母说:“这里原来是赵匡胤女儿的绣花厅,后来房子塌了,只剩地基成了场地,就叫它厅场。”
厅场呈长方形,地基是非常坚硬的花岗石条,短边是一整条四米多,长边为两条相接约九米。这样长的石条在周边村都没见过,所以我相信这里曾是“大人家”的居所。地基西南角有个缺口,应该是门的位子,出去是一块砖铺地,地势稍低,两米多宽,四米多长,似乎是个天井,便于出水。
“那么赵匡胤是啥人?为啥他女儿有这么大的绣花厅?”“赵匡胤是皇帝。”“啊?我们赵家宅出过皇帝?”小学生时的我吃了一惊。“老代头里都这样讲的。你看墙门间那里的石人石马,就是墙门上塌下来的。” 祖母是村里的长者,知道这些已属不易;其他人便更无从解释,我只能存疑。
那所谓的“墙门间”,连接于天井之南。两边都是房,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弄堂,全村的出进要道,出口处一直有好几块雕刻过的大青石倒卧在那里,以此告示当时墙门的巍峨。村民称这些巨石为“石人石马”,它们在一代代村民的摩挲下油光发亮,图案却已经模糊,犹如那被湮没的历史。
直到进中学读了历史,才知道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虽同姓赵,可一千多年前的皇帝,与我们是什么关系呢?
最近读到赵春华先生《马陆与嘉定建县八百年》一文,其中写道:“经查考,马陆的赵姓人民系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之后。宋末元初,宋宗室赵默庵由平江至嘉定城南即马陆一带隐居,遂有马陆至今3500余人赵姓。”这段话于我如醍醐灌顶,几十年来的“厅场”之谜得以解开:马陆的赵姓人确实是宋太祖赵氏后裔,此地也确实曾有一家“大人家”居住,确实有一座赵家小姐的绣花厅!不过不是赵匡胤的女儿罢了。有歌词云:“千年的石头会说话”,果真如此!“石人石马”、“厅场”四周的花岗石地基,不正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世的寻根密码吗?看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慨不仅仅只是李后主才有啊。
据此再查考,得以下信息:先祖赵默庵为赵匡胤十三世孙,宋亡后因“入元不仕”,于1330年前后至嘉定隐居,繁衍子孙至今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而今年正好是嘉定建县800周年,那就是说,嘉定建县初他就来到嘉定。那么,我是宋太祖第几代孙呢?忽然我又有了个疑问,我想,总得想办法弄个水落石出才好。
在此,谢赵春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