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若到江南赶上春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8-02-27 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枫泾有一条临河的长廊,我以为这是枫泾最有意思的地方。现在去,可以看到长廊起始的地方挂了“枫溪长廊”的牌子,那时是没有的。

十多年前,上海马路上的车辆比现在少多了,更不用说通往郊区的路,畅通着呢!那时,一脚油门就可以到郊区任何地方。夸张点,下班直接开车去郊区吃晚饭都没问题。当然从容点的话,一般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下午出发,吃罢晚饭回来,也算郊游过了。

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郊区,从小时候可望不可即的老远老远的地方,因为有了交通工具而变成贴隔壁了,又没有现在的拥堵和人山人海,没有地理上和心理上的阻隔,郊区颇可亲近,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

枫泾被当作后花园也恰如其分。她那时不像周庄、朱家角等江南水乡那样名闻遐迩,她不喧闹不矫饰,安静实在。我喜欢到枫泾的长廊吃饭,进到那条长廊前先要经过一条小街,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枫泾镇的入口了。

街两边是商店,是小镇商店的模样,铝合金玻璃门及铝合金框起来的橱窗,电脑刻字的大红店招贴在玻璃门上。如果是服装店,也有模特儿站在橱窗后面,模特儿身上的衣饰是小镇模样,时尚,是小镇的时尚——风格实用。服装店不是这条街的主打,另外有鞋店、杂货店、超市等,一应俱全。看得出来街道的商店不是为游人开设的,主要还是服务于小镇居民,杂货店里有各种在上海市区已经很难看到的生活用品,竹制的椅子凳子、竹制板刷、小木夹子、搪瓷口杯搪瓷脸盆、老式砂锅……虽然不主打旅游牌,倒是对外来者如我有一种吸引。看到这种种物事,想到的是柴米油盐的日常,阳光灿烂的样子,心定了。

这时,即刻闻到了粽子香,原来这条街主打的是粽子?许多人家门前放一只炉子,一大锅拌了酱油等佐料的米,再一锅切块腌漬好的五花肉,一盆浸在清水里的箬叶,有女子坐在小凳上手脚麻利地裹粽子,如果站定看一会儿,眼花缭乱——箬叶被飞快地弯成锥形,然后添米加肉再添米,同时覆上预留的箬叶,捆扎,一气呵成。一只粽子一张箬叶搞定,时间,大概是几秒。炉子上,压力锅盖顶上的气阀被蒸汽顶得“突突”跳起,随着蒸汽而弥漫的是粽子香。

粽香引发的馋虫不以粽子解决,粽子太容易饱腹,带回去吃,枫泾有更好吃的菜肴等着呢。穿过粽香郁烈的小街走到底,就是沿着河边蜿蜒的长长的长廊。长廊一边是河,一边是店家,且多半是餐饮店。

长廊里置方桌长凳,凭栏而坐,点上小菜,美死人的时候到啦。

像现在这样的早春时候,清明前,螺蛳最嫩,炒螺蛳必定要的。老板讲,炒螺蛳油锅要热,干尖椒先在油里过一下,下葱姜,爆出香味来,再下螺蛳,猛火爆炒,烹上老酒,调味,再撒一点葱花起锅。这螺蛳卖相好得唻,味道好得唻,青壳透明油亮鲜香,轻轻一吮,滑嫩又有嚼劲的螺肉和鲜得不可方物的汤汁一起激醒味蕾,然后,回口一点点微辣恰到好处。

再要一盆干煎鰟鮍鱼。老板讲鰟鮍鱼是这里溪水里野生的,个头不大,但吃口很好。但见炸得黄黄脆脆的鰟鮍鱼堆在雪白的盘子里尤物般,是一种秀色可餐。这个时节,新蚕豆刚刚上来,也一定要点一盘的,葱香蚕豆碧玉般生翠,葱白葱青配着碧绿,绿得伤心。新蚕豆的滋味不要形容了,一人一大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掉。

早春,还有一味鲜得唻掉眉毛的野菜——新挑的荠菜,还带着泥土芬芳的荠菜,是长廊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荠菜肉丝豆腐羹,荠菜和豆腐,青青白白,立场分明,粉色的肉丝看似俗鲜,却作为过度,倒是形成一片模糊地带,将荠菜野香纯美的清雅、豆腐白玉易碎的脆弱融合起来,鲜到一起去了。

当然,还有白斩鸡也是万万不能少的。正宗土鸡,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让人趋之若鹜。有时想想,城里人形象不太好的,就像鬼子进村了一般,见土鸡就扑上去。几只时鲜小菜,再加一瓶枫泾黄酒(驾车人只能遗憾啦),长廊晚餐看上去不错。

其实更美的是遭遇、偶遇,或者艳遇?长廊的那几只江南时鲜小菜是预设中的,奔的就是那口舌之味,而出乎意料的却是遇上了真正的大餐。

饮酒吃菜之际,贵如油的春雨以奢侈的姿势突然倾泻下来。春雷炸响。坐在河边,河水近在咫尺,发现河水做翻滚之状,滔滔涛涛向下游漫去。对岸,原本离得不远的临水人家,现在模糊成点点灯影……原先真实可感的江南鱼米乡之春夜,如果花好月圆,倒是春江花月夜了。现在瞬间变了样貌,黑黝黝的河水哗哗哗地和滂沱的雨水一起哗哗哗地混为一谈。置身于这样水气氤氲的境地,会被天地气象带往玄远,话题也被不自觉地引了过去。

坐间有人说:“这样的天气,人掉到河里大概够呛。”本来河水温顺,可能更应该被称作“溪水”的小河,稍有水性的人是可以下水游泳的。老板早已忙完,也站在边上看落雨,此时接口:“不能掉下去的,如果掉下去,必须马上脱了衣服,不然会碰到古怪。”他又补充一句,“就是游泳,也必得脱衣服的。”有人回他,“哪里有什么古怪啊,不要迷信吧?或者是水草袢住衣服,被缠住了。”老板说,“信不信由你。看看这种天气,你就不会想到点什么?”

想到点什么?大概没有人会信什么古怪,但狐仙类倒是可以乘此机会想一想的。如此大好机会,脑洞大开一下,比什么美味都更有味吧?比如,碰到狐狸精如何?《聊斋》里的狐狸精,《搜神记》里的狐狸精,各各古灵精怪,在这样的天气里出来活动一下,做一点怪异之事,可以被记载下来,成为人们的另类下酒小菜也未可知。

不说了,某人要去《聊斋》会狐狸精了,看它到底闹哪样。当然,“枫溪长廊”在我看来叫做“聊廊”也未尝不可。

“聊廊”出来,还是回到先前的小街上,小街另一头,有枫泾土特产商店,卖丁蹄和枫泾黄酒,买一点带回去。刚刚进来时没有看到,忽略了。

现在的枫泾镇入口有新建的牌楼,有停车场,很好认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但长廊依旧。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