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记“小”
早春二月,南方乍暖,北国还寒。朝发夕至,无雨无梦到台湾。
台湾真小,像一页扁舟,漂离大陆,漂落在浩瀚的太平洋里。小岛三万多平方公里,与大陆的九百六十万航空母舰相比,反差巨大,难成比例。然而,从原住民到后来新移民的不断开发建设,螺丝壳里做道场,终于自铸特色,秀丽繁华。六天旅程,绕行台岛一周,走马观花,马不停蹄,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一零一大楼、国父纪念馆、野柳风景区、太鲁阁风景区、垦丁国家公园……一路人文胜景,名人遗迹,平畴沃野,崇山峻岭,看累了眼球,坐肿了脚背,台湾不大,可也不小哇!
阿里山以神木、樱花、云海、日出自誉,神木光秃无绿,樱花三两株,虽然灿烂,但未成气候,所谓云海,其实是雾区,人在雾中,视野茫然……如此风景,何如戈壁雄奇、九寨梦幻、泰山豪壮!游人如织,未见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也未见壮如山的阿里山少年,只见一座老旧的阿里山火车站静卧在山中,成为阿里山醒目的标记。这样的山,这样的景,在台湾稀奇,在大陆则是寻常。倒是日月潭水丰沛清冽,涌动舒卷,满怀青春的活力,与周围的青山华屋、潭里的电动小船、漂浮的云雾,组成一幅幅动态画图,堪称中华一大胜景。
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号称“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声名远扬,是我赴台寻访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坐落在台北郊外一个幽静的山谷里,外观清丽典雅,内里制度甚严。但是,展区低矮窄小,展品不丰,且多为清廷宫内的小家具、小摆设、小饰件,即使所谓的镇馆之宝玉石白菜与毛公鼎,也只能以小巧作为比喻。这里并无洪钟大吕,擎天巨制。晚清王侯,沉迷于这些小巧玲珑的珍宝之中,难免玩物丧志,导致心志狭小,无开拓进取之豪气,一个朝代也便日落西山,走向没落。也许,博物馆内还有稀世珍宝,只是深藏未露。如果真是那样,博物馆便坐失了它的主要功能,不向大众展示何以称为公众之所?馆内灯光昏暗,小物小件更显晦冥幽微,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这个小岛的小。
总统府与中正纪念堂,因故未能晤面,而拜谒国父纪念馆则名正言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孙中山是近现代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崇奉的精神偶像。台湾有关部门,为此也做足了文章。在置放孙中山的巨型塑像的大厅里,值守着两个持枪礼兵,他们全身纹丝不动,连眉毛都一眨也不眨——真的不眨!礼兵每小时换一次岗,换岗过程,便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繁复的仪式。个中,枪械鞋靴都成道具,细致准确,变化多端,整然有序,铿锵有声。一个大人物,一篇小文章,精雕细刻,成为一种袖珍的礼仪,给旅人们赠送了一件小巧的精神工艺品。
免税店少不了要去的,这是台湾当局为旅游行业设计的拉动经济的主旨所在。我已老迈,穿行台北,不胜劳累,在店中匆匆浏览,便绕回来时入口,寻求坐息。门口值守者是一个身穿桃红色制服,头戴贝雷帽的少女。我向她打听有无可以坐息的地方。她耐心地告诉我,左边有一处,只是距离稍远;右边有座椅,人多,怕是找不到座位。“这样吧,您到里边来,我给您找个座。”说着,她打开置放办公用品的小房间,取出一个塑料凳子,让我在大厅里坐下。约五分钟后,她又款款地走到了我的面前,轻柔地对我说道:“先生,您把凳子往后挪一下,身体靠在墙上,这样会舒服些。”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说道:“您渴吗?我给您泡一杯茶好吗?”我受宠若惊,一边挪着身子,一边连连道谢:“谢谢,谢谢,不用了,不用了!”良言一句,如拂春风,顷刻间,吹走了我身上的疲劳。这个穿桃红色制服的清纯的小女孩,不知其姓其名,不知其家庭背景,也不知其学历学识,何以如此温柔善良,如此体贴入微,是其天性本真,还是社会风尚熏陶所致?一面之晤,永久难忘,祝她一生如意吉祥!
台湾中央山脉,雄踞大半个海岛,崇山峻岭,直逼东海沿岸。因而台湾东海岸风景浩瀚峻峭,而又奇中寓险,过往旅行团队亦曾发生过事故。旅行社便采取了稳妥的方案,团队旅客夜宿宜兰小镇礁溪,晓起即由此坐火车上路,以确保安全。大巴司机黄师傅不辞辛苦,凌晨四时即独自出发,驾车沿着海岸先行。拂晓的礁溪小站,寂静雅洁,仅接待了我们三十一个旅人。每人一张长约二寸,宽不到一寸的薄薄的火车票。这一张窄小的薄纸片,唤起了我年轻时在大陆南来北往的亲切忆念。如今这样的火车票已成古董,但保留并使用它,仍有着节俭环保的意义,我给它一个点赞!进了站,我们来到月台上。月台并不现代豪华,简朴清寥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的一个四等小站。只是,月台上书写着一排楷体字引起了我们的注目:“妇女晨晚候车处”。我孤陋寡闻,第一次见到月台上这样的标记。它体现了对妇女特殊的关照,体现了人性的一种仁爱,细微之处,显示了某种格调。我们在小火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后,即抵崇德火车站,抬头一望,黄师傅那辆鲜亮的大巴已在站口等候了!
我们这个来自河北的旅行组合是个和睦友爱的临时团体。领队小梅,是石家庄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二十出头年纪,却沉稳细致,工作有条有理,凡事中规中矩,从头至尾,圆圆满满,滴水不漏。她往来海峡两岸已经有六个年头,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老导游了!团队到了高雄小港机场,刚出卡口,台湾的导游阿鸿,西装革履,庄重而热情地迎接我们来了。自此之后,他便成了我们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小伙子身高一米八二,健壮帅气,正当三十而立之年,一口标准的国语,一副好口才。他是大学旅游专业科班出身,对台湾的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物产佳肴烂熟于心,并且颇懂导游的艺术,理解旅游者的心理。一路精力充沛,滔滔不绝,不时还辅之以各种形体动作来消除旅客的倦意。他不止作旅游解说,还把我们视作他的朋友,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家世背景,介绍家人的喜好与性格,还将他在任导游期间所遇到的一些感人或有趣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在进入购物店之前,他既宣讲台湾特产特性及其商品价值,也不讳言大家多购物,有利他养家糊口,坦诚而恳切,以至有的旅友说:“我是冲着导游才购物的。”
阿鸿把日程和活动安排得周到有序,思虑十分周密,没出过一点差错。一个旅友,从免税店出来上了车,车开多时,突然想起水杯丢在店里了,十分着急。阿鸿不急不躁,笑容可掬地对他说:“别着急,别着急,小事一桩,我一定给你办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大家吃完饭,上了车,阿鸿果然拿了一个杯子,问道:“是这个杯子吗?”“正是,正是!”那个旅友见之,笑逐颜开。后来,团队来到了宝岛最南端的东侧龙蟠草原,阿鸿施展了一项摄影绝技,让旅友们背朝大海腾身跳跃,他为大家捕捉飞身腾空的一刹那,于是一张张以蔚蓝色的浩瀚的太平洋作为背景的激情飞扬的影像,便永远定格,让旅友们满心欢喜,个个欢悦。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有识之士。言谈中,流露了对国民党目前群龙无首、党争严重的焦虑。他亦忧心台湾之小,资源有限,仅与少数国家勉强保持外交关系,并且,交往国家还在逐年减少。怅望台湾前程,他的眉头紧锁,言语低沉,忧心忡忡。
旅行的最后一天,按计划是在高雄购物,朝拜星云大师的佛光山,还有一项则是到高雄市郊参加农家的采摘活动。我们本以为这个类似大陆“农家乐”之类的小事项,一定平平常常,心里没有在意,没想到,以为寻常的活动,却把我们此次旅程推向了高潮。
车抵内丰里,内丰社区发展协会的理事长林女士,即戴着斗笠,拿着扩音器上了我们的车,向我们表示了欢迎之意,亦作了自我介绍。她是小学退休教员,已经六十五岁年纪,作为一个社区志愿者,参与并领导小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她说,他们社区每年农历二月中旬都要举办一个民俗活动,谓之“宋江阵”,或称之为“大专院校宋江创意赛”,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宋江及其梁山弟兄们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精神。我只听说过海峡两岸民间有祭拜妈祖与关公的民俗,未曾听说宋江也得到热捧,并且将传统民俗与大学生们的青春创造结合在一起,让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这里还举办紫竹寺庙会。人们身穿仿古战服,戴上梁山好汉的不同脸谱,进行中华武术与艺术的各种表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遗憾的是,我们来得稍晚,未能亲睹盛会。
林女士领我们来到了芭乐园,让我们品尝并采摘芭乐,芭乐又名番石榴,树棵矮小,但种植稠密,树上硕果累累,是南方的特产。我们这些北方人,大多是第一次品尝这种南方水果。它清脆爽口,吃后让人口留余香。我们也戴上了斗笠,下地采摘,体验收获的乐趣。离开芭乐园,我们便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中心大门口,两个身着古装的憨态可掬的“三郎”(孝义黑三郎宋江),在那里蹦着晃着,迎接客人们的到来。进入中心大厅,她们邀请我们一起包包子。包子面是用米浆和煮熟的南瓜揉捏而成,馅则分为豆沙和萝卜丝两种。包上以后,再用刀在表面上划上几道切口,一个金黄色的南瓜状小包子就成功了。她们把包子送到厨房蒸烧,请我们到楼上大厅用餐。丰盛的自助餐之后,便是一道更为丰盛的精神大餐。十余个平均六十五岁的老大妈志愿者盛装登台了。她们先是表演开场鼓乐。真可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鼓点密集齐整,错落有致,敲击着鼓点,也飞扬着情感,情到深处,便发出一声声亮丽的呐喊,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情感的世界。之后便是健身操,挥动胳膊,扭动腰肢,一边做,一边呼叫:“扭扭屁股,长命百岁!”“扭扭屁股,长命百岁!”然后又是舞蹈,又是卡拉ok,歌曲名曰:《祝你幸福》、《期待再相会》……尤其是他们自编自谱的小合唱《我们都是一家人》,让演唱会上升到了沸点。歌词是这样的:
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们的家乡在台湾高雄,
你们的家乡在大陆河北。
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
现在还是一家人。
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尽情地唱着我们的歌声。
团结起来,相亲相爱,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永远都是一家人!
歌声如琼浆玉液,让我们感受到了台湾底层民众原汁原味的真挚与真纯,体会到了草根的心愿与情感,这是小草的歌唱,是大自然中最具生命力的声音。虽然政治湍流使我们分隔两岸,但同文同种的手足之情、同胞之情是割不断的,永远割不断的!他们不是在搞宣传,不是在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倾吐。他们的歌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也融化了我们的心。小梅、阿鸿,还有团里的许多旅友们情不自禁地跳上了台,与他们同歌共舞,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拍掌,一起歌唱……小小的厅堂,顿成了一个沸腾的海洋,人们情醉了,心热了,有人泪水盈眶……
一场激动人心的盛宴终于散了,大家恋恋不舍。吝于感情表达的我,也与一位八十六岁的老哥紧紧拥抱作别。一次见面,一次拥抱,极可能便是永远的诀别,但心的红丝带则永远不会断绝!
临走,他们还赠了我们每人两个芭乐,两盒南瓜状的小笼包子。汽车开出老远,还看见穿着鲜艳服装的内丰社区的老人们,紧挨着断墙,向我们频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