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又见“五泄”!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7-09-05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二十多年前,我在杭州参加学说交流会,会后举办方曾组织大家去五泄一游。据介绍:五泄景区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主要由五泄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景区的中心是五泄溪。山间的溪流从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形成了五段瀑布,当地人把瀑布称为"泄",五泄由此得名。听说白居易,陆游、徐渭、徐霞客等名人都曾在此驻足游览赏景,大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那天我们是从景区南面的青口进入的,有道是:"五泄名山青口锁,到此看山山便可"。汽车沿公路前行,眼前不时映过青嶂翠岩、曲溪清流,十分养眼。不久便来到了"五泄湖",五泄湖是建于1973年的水库。我们拾级登上坝顶后,眼前是绿波荡漾,深不可测的一湖碧水,四面则是争奇竞秀的异峰怪石。当时虽是秋季,但暑热余威仍在,然而湖边却是凉风习习,据说湖水最深处近40米,真是避暑的好场所。由五泄湖上行是五泄溪,过了溪东的五泄禅寺后,眼前是层岩叠嶂,就是第五泄所在地了。本以为可以一睹奔腾咆哮的瀑布壮观,但那时仅见山间一条涓涓的溪流,大家不禁哑然失笑了,有人说:天下闻名的五泄竟然不如上海雨后的马路下水道啊!主办者说是天旱无雨之故,我们这些远来的观客只有望溪兴叹了,五泄之游也就被忘怀了。

最近我参加了赴五泄景区的农家乐旅游,从嘉定到五泄的汽车路程,约有五、六个小时。当晚我们住在群山环抱下的丰周村,路边的小溪顺流而下,旁边的“五泄源”的石碑,提示这就是五泄的源头了。村里十多户农家乐,均是农民新建的住所,设备虽然简单,设备却很齐全。第二天早餐后,我们由景区的北大门登上了去五泄的山路,这时一只不请自来的黑狗忽然参加到我们的队伍中,我们亲切地叫它“小黑”。山道曲曲弯弯时上时下,小黑始终走在前面,与我们如影相随不离不弃。四周高大的树木和成片的竹林,人们享受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真是惬意无比。

不久便到了第一泄,这里的瀑布落差不大,水势比较平缓,瀑布左侧有一个直径不到二米的圆形水潭,四壁光滑,口微向内收,如同深嵌的水缸,当地人称它是"小龙井",据说自古即有。距此不远的二泄,在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巨石分成两半,直泻而下的主流和宛如珠帘的分流相映成趣,在瀑布形成的长方形深潭下方建有"双壑亭",游人可以在那里休憩,观赏瀑布飞流直下的雄姿。五泄瀑布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宽阔平缓的瀑布自山岩间浩荡而下,在光滑黝黑的岩石中奔泻跌宕,水流时分时合,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无法一一名状。听说遇到暴雨时,第三泄的瀑布的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足令游客心惊胆战。坐在亭中赏景,顿觉天高地广,人间烦恼全抛。这时我们的狗向导不慌不忙地领着我们来到路边的小茶室。为了嘉奖它的工作,有人买了一根火腿肠给它,小黑摇着尾巴欣然接受了,但此后就不见它的踪影了。

第三泄的瀑布最后跌入深潭中后,在陡崖峭壁间回旋,飞滚翻腾,水柱伴着飞溅的水花,如同奔腾中的烈马,汇成巨大的轰鸣声,直流而下形成了 "烈马奔腾第四泄",第四泄的观瀑亭名为"三怒亭"。源自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第四泄的"声怒、势怒、色怒",可谓十分形象贴切。由于第四泄出口来自幽谷,山高路陡,原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称此处为“究幽极险”,现在他的题词已经凿刻于岩壁上了。

第四泄的水流经过一段较平岩石后,最后在三十多米的悬崖上狂奔而下,声似滚雷,形如匹练。瀑布下泻后,先跌在悬崖上,银花飞溅,接着又翻滚飞腾,似银蛇狂舞,又如蛟龙出海,故人们称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也名"东龙湫",因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名"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故得名"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求雨,故又名"褥雨潭",此后水流就注入到五泄湖里了,这时已经是中午时间了。等到回到住所,忽然看到我们失踪的狗导游,它正悠闲地望着我们呢。

诸暨的五泄是大自然的杰作,据说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溪流先在山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宽窄不一的峡谷。从高一公里的天堂岗下流,经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山间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跌入峡谷曲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因而五泄秀奇而多变,五段瀑布因势而起、首尾以接、自小至大、由低而高、似续似断,若隐若现,美轮美奂,可谓世间罕见! 我两次游五泄,上次是仅见到五泄湖,真正的五泄却藏身深山,这次才见到她的真容,可谓是不虚此行了,岂不快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