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陆秀夫父子与嘉定马陆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7-07-19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汕头码头我买了一张南澳岛的地图,发现众多的景点中有陆秀夫墓,当即叫来马陆籍作家老赵:“你们马陆人的祖宗墓地在南澳岛!”老赵看着地图也激动起来:“真的呢!到岛上我们一定去拜谒陆秀夫!”同样激动的还有老王,他是马陆的女婿,夫人姓陆,谈恋爱时就告诉过他,是陆秀夫、陆南大的后人。

还未上岛,寻找陆秀夫的遗踪已成了我们的共识。

陆秀夫(1236-1279),南宋大臣,字君实,江苏盐城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中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因与丞相陈宜中朝议不合而遭贬谪,举家迁居澄海。时值元兵进犯,宋京城临安陷落,皇室仓皇南逃。国难当头,陆秀夫毅然应召勤王,护幼帝辗转粤海,坚持抗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粤中的崖门(今新会),后有追兵,前有大海,他宁死不降,先仗剑驱妻儿人海,后背负幼帝赵昺投海而死,一身正气。后人道:“崖山之后无中华”,指的正是此举。

据《嘉定县志》载,上海马陆“因昔有马军司陆南大(南宋左丞相陆秀夫之子)居此,故得其名”。流传在马陆的还有一说,陆秀夫背负幼帝跳海前曾将儿子陆南大托付马姓部将,部将逃生至嘉定南门外,隐姓埋名,把陆秀夫之子认作自己儿子,取名马陆,由此才有“马陆”这个地名。今日马陆境内有一村落,名“陆家”,陆南大的后裔就在此繁衍。

到岛上已是黄昏,小车沿着环岛公路行驶,夕照下的南海碧波让车上的几个文人诗兴勃发。游览了宋井、总兵府后,天色已漆黑一片。下榻海湾宾馆之前,导游说,陆秀夫墓就在附近。

陆秀夫在崖山蹈海殉国,为何葬于南澳?导游小吕倒是博古通今,说其子陆繇好渔猎,熟悉近海岛屿,葬父于南澳是防元兵发现,以免毁墓。小吕说,陆秀夫在南澳不过两个月,但南澳百姓七百多年来一直缅怀他。

翌晨,在青澳湾观毕南海日出,我们便开始寻找这位南宋左丞相的墓地。热情最高的当数马陆的儿子和陆秀夫后裔的女婿。老王寻寻觅觅,说墓地就在南山,只是找不到上山的路。正当我失望地回到宿地,老赵来电话说找到了,并告诉我怎么上山,言语中不乏欣喜。我按图索骥,独自上南山。山路上恰逢赵、王俩人下山,他们去了陵园,看到了“宋丞相陆秀夫陵园”石牌坊、“忠贞亭”,就是没找到主墓,嘱咐我找到主墓一定要拍张照,让马陆人看看,为马陆留些史料。

陵园的守墓人姓林,门票2元。我给了他5元,淳朴的他一定要找还我3元,我说不用了,就作带路费,带我去瞻仰主墓。他憨厚地笑笑,很乐意地当了我的向导。穿过三门四柱的石牌坊,读着后人对陆秀夫的“贯岳”、“接汉”、“西去崖门敢从烟海扶危宋,东归径口长向云天抒壮怀”等赞语,越过忠贞亭,再走50多米杂草丛生的崎岖小路,才到主墓地。

主墓颇具规模,衣冠冢已修整一新,墓碑高1.6米,上刻:“宋忠臣左丞相秀夫陆公之墓”。墓壁两边石板上刻着古今名人题咏的诗联。右侧新竖刻明潮州知府郭子章所题名碑,碑侧有《重修陆公秀夫墓碑记》,略记陆秀夫生平及历代褒颂、子孙衍泽、维墓崇记的缘起。墓后,有一高约5米的巨石直立如削,上楷书阴刻“丞相石”三大字,是清乾隆南澳同知印光任所题。我仰望苍松掩映的摩崖石刻,对凛然正气的陆秀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守墓人知道我们来自上海,颇诧异。我告诉了其中缘由。粤东地区只知道陆秀夫被贬携眷南移,长期居住潮州,数十代子孙散布于潮汕各地,殊不知今日千里之外的马陆也是其中一支。近些年我为马陆编写人文历史读本,忽觉得马陆人骨子里的刚强坚毅也许因为有着陆秀夫的遗传基因。我对守墓人说,马陆现在是上海郊区乃至全国农村最富的乡镇之一,他笑了,笑得很灿然。

我想,陆秀夫有灵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