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章笑,上海379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7-06-20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章笑是个爱笑的“90后”。凡我见他时,他都在笑;即使面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样的大事,他也在笑。

那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说,章笑,你的血型跟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下一步要高分辨检测,你愿意做吗?

章笑笑着说:愿意啊,如果不愿意,当初我为什么要报名呢?请把时间地点告诉我。

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一晃5年了。那时有个材料刺激了章笑,说中国每10万人,就有4到6人患白血病;患者的数目,每年新增4万,其中四成还是小孩。每当想起这些患者,章笑就觉得心痛。他留下血样,说,等你们通知。那时,他还是扬州大学水利学院的学生。

后来一家公司去扬州招聘时看中了章笑。这家公司叫上海水利工程集团设计公司,就在杨浦区水丰路上。到这家公司工作,不仅专业对口,还能进大上海,用一句上海话来说,章笑简直笑不动。

离开母校时,章笑把图书、门卡等一一交清。还有件大事,他也一直记着:跟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打一个招呼。他问分库工作人员:我要去上海工作了,地址换了,手机也换了,今后要是骨髓库找我,怎么联系?对方说:谢谢你惦记这个事。我们会把你的信息转给上海分库,有什么情况,上海分库会联系你。

可直到新手机用成旧手机,也没等来什么消息。造血干细胞配对,这事太难了,成功概率只有几万到几十万分之一。章笑想,那就等吧。

他等了整整5年。这5年,他当然也没闲着,陆续献了几次血。如果加上大学时代献的血,章笑至今一共献了17次血!一个“90后”,献了这么多次血,周围居然没人知道。原来,章笑去骨髓库体检也好,去血站献血也好,用的都是自己攒下的假期。他觉得那是自己的事,跟公家没关系。

但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就不对了,前后需要几个月,他攒下的假期不够用了。他不得不向公司请假。同龄人们这时才知道:原来身边的章笑,是这样一个人!

公司领导说:章笑,你放心去,救命的事是最大的事,我们跟你站在一道。

躺在第一医院血液科的病床上,章笑进入“最后动员”阶段。那几天他打的针,就叫“动员剂”。这种针剂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便于采集。“动员剂”要打四天半,早一针,晚一针,章笑从小到大,没打过这么多针。

4月10日,打了9针“动员剂”后,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章笑看到三位陌生的白衣人出现在身边。他知道那就是专程来上海提取并护送他的造血干细胞去远方的人。这三位白衣人后面,章笑分明还看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对方”。“对方”在遥远的地方注视着自己。章笑不知“对方”的名字和职业,但是,他熟悉“对方”的目光。那充满求生欲望的目光,这些年来一再出现在章笑梦中。

常年献血的章笑,看着自己的血在体外不断循环、不断过滤。他觉得,集中了造血干细胞的那袋血,似乎比以前每次捐献的血量要少些。但这袋血的份量,他能够清楚掂量出来。这一刻,他特别希望采集一次成功,尤其不能有意外。因为他知道,“对方”早已住进了无菌病房,而且已实施大剂量化疗,就睁着一双饱含希望的眼睛,等着他这袋造血干细胞送到身边。如果因为他这方面的原因,这袋造血干细胞不能送到,那么,“对方”的生命,肯定将在极度失望中很快殒灭……

三个半小时后,采集结束了。章笑起身前,摸了摸那袋“秘密血液”(直到此刻为止,他还没把这事告诉父母呢),像在告别什么,又像在祈祷什么。那袋血是热的。他知道,那就是自己的生命热力所在;现在,这热力马上就要传递到远方,要去融化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绝望。

章笑后来收到了一份《荣誉证书》。,上面有一句话——“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他念一遍,就会笑一下。因为他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一个信息:“对方”被救活了。

公司喜欢章笑这样的年轻人。假期、奖金、通报表彰,那是不消说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荣誉证书还要归入公司的人事档案。复印时,我瞄了一眼,章笑那份证书的编号是:上海第379。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