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龙泉叩问剑安在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7-02-28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高铁是匹悍马,端坐其上,不闻其喘气声,倏然而已,两个半小时就从上海到丽水。出站,转乘面包车一个小时,沿途观景,进入龙泉。抬眼往左边一望,瞥见中华老字号的剑铺招牌赫然入目。

闻龙泉大名久矣,得之宝剑已有经年。秋到江南我来也!叩问宝剑是必然。有60年历史的龙泉宝剑厂今安在?城中迁出属易地再建,总体格局布置尚可,庶几还有一点古意可供游人遐思。

厂内陈列各种宝剑,从孔子主张“古艺育人”始,我知圣人善弈,不闻其舞剑也,然其文武双全堪当。此间有杜甫七言诗《公孙大娘舞剑》之七星剑,亦有秦王剑和赵匡胤依仗的龙膘剑。但有一柄湛卢剑令我驻足瞻仰,此件当然是仿制,介绍其相传是春秋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后为北宋岳飞识得,其组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岳家军”,还收复了大片河山。观此剑也,不由赘述几句,剑在冷兵器时代属“短兵”,因为前端有尖刺,两边皆有刃,从剑头到剑的两面都具有杀伤力,盖其是一种单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兵器,而素有“百兵之君”的说法。一圈下来参观毕,休息处遇见龙泉剑掌门人张叶胜,18岁学徒至今远超十年磨一剑的他,各种头衔在此不作重复,惟其与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巨幅合影引人注目,说明一种认可,而后者似乎也找到了注脚和归宿。

张叶胜是当代铸剑大师,余惴惴不安询其当今购剑者为何人,答案使我黯然。习武者不多也,几乎为退休老者之专利。复问座中一位与之洽谈的年轻企业家,其坦诚告我买剑是为了摆设。火器昌明冷兵器休矣,亦属自然。一悲一喜乎?剑的另一功能观赏乃至镇宅之用,几千上万甚至数十万元都有人问津。市场前景好,对于传承亦不无裨益。

出于爱好,我问张叶胜大师是否会舞剑,他坦率说,会几下,但是这个东西要每天练,很费时间。笔者也见到公园持扇舞剑甚众,其实,年老者锻炼主要是为了气血畅通,而我的老师凌彪先生明确告诫:徒手打拳有利健康,而手持器械到梢节时气血会中断阻滞,不好!当然,年轻人是例外。说到岳飞用剑,一般人可能有所不知,岳家军有岳家拳,相传就是古代武术的“活化石”心意六合拳俗称十大形也,其中“岳家四把”作为该拳势势单操中唯一连贯的套路流传下来了。十大形非剑似剑,剑是一点两面俱可伤人,而十大形浑身上下左右包括腹打和股打共十六拳也,更是年轻人锻炼体魄追求本领之选择。

剑是武侠之利器,然今人有所不知,古人集文武于一身实在寻常不过。李白仗剑走天下,陆游也会拳,至于辛弃疾更是在帐前马上写下无数豪迈脍炙人口的诗词。倘若,剑无人舞而宝剑工艺即使传承终究缺了核心。也是我的老师凌彪先生对我言及他当年未跟李道力学“青萍剑”套路感到遗憾,那是武林前辈姜容樵和吴翼翚跟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李景林所学,吴翼翚传给李道力,当时评弹名家杨振雄的公子杨洋也来跟李道力学此剑,不会武术的杨洋不打拳但也不好好学剑,原来,他告诉凌彪自己是为了舞台演出“造型”需要,只要几个亮相动作即可。呜呼!“青萍剑”至今不知是否已经失传?

由是观之,浮想联翩,龙泉似可组建武林高手及爱好斯艺者作为龙泉宝剑队,将龙泉宝剑舞出更加优美的线条来,作为活体“流动广告”,流到东流到西,流到全世界。一定惊艳,远胜广场舞。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