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
友家喜庆,设宴迎园饭店,食材鱼荤素齐全,南北山货充裕,更有各式山珍海味,可说应有尽有。服务小姐端上一只陶瓷瓦罐,揭开盖子,浓浓的肉香四处飘溢,让人陶醉。小姐报上菜名:东坡肉。一探究竟,其实就是“红烧肉”,只是烹饪精致,佐料讲究,可说色香味齐全,沁人肺腑,不由得撩起我对于童年的回忆:
上世纪60年代,物资供应相对匮乏,吃饱肚子可算是种最高享受,即使是婚丧嫁娶,往往也是荤少素多,作为当家菜的“红烧肉”也难保证货真价实,为了凑碗头,东家往往会把猪头肉、颈项肉,甚至奶脯肉夹烧其中。然而,每当红烧肉上桌,8双筷子竞相争先恐后地伸入碗中。顷刻间碗底朝天,却从未有人议论吃相如何,因为这难得的红烧肉确实能给人解馋,那时候,盼望红烧肉其实是盼望油水。然而,如今人们已经脂肪摄入过量,吃红烧肉其实只是品尝红烧肉的色香味而已,吃品味、吃氛围,这就是红烧肉的前世今生。这红烧肉的华丽转身也体现了饮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进步和发展,更彰显了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国家的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