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哈欠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5-24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言不惭地说过,我最大的爱好是睡觉。其实,正确的说法不是“爱好”,而是“需要”。爱好有时候是一种奢侈,而需要则带有不可或缺的性质。

我的睡觉通常需要八个小时。如若不到这个数字,第二天一准精神倦怠。不要说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往往有气无力,词不达意。彼时的智商,大概与低能儿相差无几。睡足了,自我感觉绝好。至于好到什么程度,我就不自吹了。见识过的同志们自会明白。

睡不足不但智商低,还面目狰狞。那是因为要打哈欠。不用说,打哈欠龇牙咧嘴的,十分丑陋。我本无潘安之貌,近来年老又牙口残缺,更加有碍观瞻。原先,我还像一般人一样, 打哈欠时用手背遮挡一下,犹如古人饮酒似的,动作十分优美。但哈欠打多了,就有点烦,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摔破罐子的事,我做得比较多。记得那一年中国女足与美国女足决赛之夜,我几乎通宵未睡。中国姑娘输了,虽说输得有点不甘心,但其拼搏精神却是有口皆碑的。我的精神倒是因失眠而一点也没有了。第二天哈欠整整打了一个工作日,仿佛体内装了个喷气发动机,惹得旁人好生奇怪。

这当然是个特例。通常情况下,我总是睡满八个小时的, 但睡满了,也不等于不打哈欠。那就要讲到开会了。我这个人是最怕开会的。如若有人问我最不爱好什么,那么我是一定会 大言不惭地回答:“开会。”

这种最不爱好是在“文革”中形成的。那时,我所供职的部门,一个礼拜要开两三个整天的会。学习最高指示,畅谈大好形势,联系本职工作,进行斗私批修。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几乎天天如此。我天生笨嘴笨舌,无法一套一套地“套套不绝”,实在很不适应。但这种会事关政治, 又不能不开口,于是心里便很反感、讨厌。大凡反感的东西总是很累人的。体力不累,精神累。精神一累就要打哈欠了。那年头,我也是一个哈欠连着一个哈欠,如同通宵失眠一样。

记得当年打哈欠,我还是用手遮住嘴巴的,只是并非为了遮丑,而是为了遮人耳目。学习最高指示,不但不积极发言,还要哈欠连天,什么态度?什么立场?然而,我也终究没能遮住,还是被党小组长汇报了上去。虽然没有受处分,入党却因此推迟了很多年。

抚今追昔,这哈欠也实在有点意思。最近,看了一则科学家对哈欠的解释,更觉有意思了。解释有三种。第一种说,人打哈欠,是因为少眠缺氧,所以要大口呼吸。第二种说,人打哈欠,是对某种事物产生厌倦的本能反应。最有趣的当数第三种,说人打哈欠是为了露出牙齿,向别人示威,还说这是人类祖先留下来的一种习性。依我看来,这三种解释都有点道理。起码是,前两种已为我所证实。只是第三种还没有机会让我有所体验。盖因本人生性怯懦,曾常受委屈而轻易不敢动怒,真是遗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