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浓浓家乡味 眷眷人间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5-23 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定人,我很早就想看一本反映嘉定风物人情方面的文学作品。赵春华的散文集《苦楝树》,圆了我这个梦。此书我借阅了3次。每读一次,都感到十分亲切,意味深长。

这本散文集的首篇《挑野菜》,题目就乡土味十足。“挑野菜”并非将野生的蔬菜装在筐里挑在肩上,而是特指“剜荠菜”。作者有意用“挑野菜”作题,这是因为我们嘉定人只把荠菜说成野菜,“剜”说成“挑”,这是标准的嘉定方言,让我们嘉定人一看就感到亲切,家乡味随之而出。

《苦楝树》写的是作者屋后所长的一棵树,作者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苦楝树的花朵、果实。它 “不慌不忙地开花”,然后赞美那金灿灿的楝果,“是苦楝树含辛茹苦酿出的一串串音符”,多么富于诗意和想象力呀!作者不仅对它作外貌的描写,而且赋予它气质。作者把它定为书名,足见对它的喜爱。其实苦楝树嘉定不少农家都种,我家老屋前面也种着一棵苦楝树,开出的花呈淡紫色,确实好美,我儿时还爬到树上摘楝果,挺有趣的。

作品中写到的嘉定人物很多,其中有外交家顾维钧、老作家秦瘦鸥、著名画家陆俨少等嘉定籍名人,表现他们爱国思乡、为乡出力的情怀;有被誉为“医痴”的乡村医生张建明、雕塑家潘允星、集邮家孙建华、陈璐等本土市民。有些作品未提及名字,如《清洁工的歌》一文,写了一群常年冒着严寒酷暑在马路上清扫、拾掇垃圾和废物的嘉定清洁工。这里面,不仅有众多女性,而且有“以堂堂七尺身躯在大庭广众中,用扫把向传统观念宣战”的男子汉!作者对清洁工“怀着深深的敬意 ”,有外形描述,更有思想内涵。说明在当今社会,环卫工作越来越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更多的人,无论男女,都爱上了环卫工作。就这一点说,颇具现实意义。

另有一篇题为《老伯》的散文,也没写名字。作者采用第二人称,显得十分亲切。作者写这位老伯去食品站买猪肉,尽管儿子是食品站站长,但他照样安分守己、规规矩矩地排队。每当夏天,烈日炎炎,乡亲们在歇息,老伯背了草篮、拿了镰刀、冒着酷暑割羊草、兔子草。作者还写到老伯将自己辛勤试种出来的梨瓜、黄金瓜送遍全宅乡亲,小孩多的多送几个。而对自己,节俭到三四个月才理一次头发。作者用生动的事例表现了老伯的廉洁、勤劳、大气、厚道,不徇私情。然而,当老伯再想试种西瓜时,患了可怕的白血病,弥留之际说“把我的骨灰留在田里”。这最后一句话对作者感触最深,作者写道:“老伯,你就这么走了……我觉得你的心像屋后的小河那样清澈,如天上的云彩那般绚丽。”这两个比喻写得情真意切,以最美好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这位老伯高尚品质。

在这部散文集中,还有不少文章是记述作者旅游途中的见闻和感悟。作者到过的地方较多,面较广,从广东的番禺,到黑龙江的绥芬河;从东岳泰山极顶,到西藏珠峰宾馆,都留下作者的足迹。这些感受,一是抒发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二是表达自己对遇见的各族人民的歌颂和情意。例如,在《哦,天都峰》一文中,当作者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上黄山天都峰时,先是用浓墨重彩竭力描绘天都峰的秀丽,接着用“千峰竞秀、万壑藏秀、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十六个字高度概括其雄伟,最后发出赞叹:“没有车马之声噪于耳,更无尘世俗念缠于心,不觉飘飘然似有‘羽化而登仙’之感”,语言之精美,令我敬佩。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