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脚朝天
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各有其功能,各有其妙处。口头语言是“翻嘴唇皮”,快速、直接、好听好懂;身体语言有形无声,有时却比前者更生动,能把人的神态传达得惟妙惟肖。上海话里,关于身体语言的语汇又多又好听,大多能达到“传神”的程度。
譬如说一个人傲慢,上海人常会用“额角头朝天”来形容。你想,一般情况下,人的额头都是竖直的,可此人因为得了势,不得了了,于是抬头挺胸,不可一世,连额角头都会“朝天”。有句成语——“趾高气扬”——跟这意思差不多,但“趾高气扬”说的是脚趾头,“额角头朝天”说的是额角头,同是身体语言,上海话更加明了,也更接地气。
“朝天”这个词,上海人用得不少,大多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傲慢、骄横,或讥讽无知,隐含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除“额角头朝天”外,还有“眼睛朝天”“鼻窦管朝天”等。细细想来,“鼻窦管朝天”最为发噱。你想,人的鼻窦管本来都是朝下的,现在小人得志,来了一个180度的颠倒,连鼻窦管都朝天了,可见此人已经得意忘形到了什么程度!
关于“朝天”,上海话里还有 “四脚朝天”“脚板朝天”的说法。“一跤跌得四脚朝天”,说的就是一个人跌跤后的狼狈相。“高架上有一部汽车翻得四脚朝天”,这种“拟人手法”生动传达了车祸的现场情况。“脚板朝天”则大多用来形容人们的忙乱状态。如“结婚那天,他跑上跑下、敬烟敬酒、接客送客,忙得脚板朝天。”
当然,大多数上海人在说自己忙乱时,也会用一句“忙得四脚朝天”来形容。除话语朗朗上口外,那种自讽的幽默感,也是市民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