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斯里兰卡闻茶香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3-09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去斯里兰卡之前,我在互联网上比较各家旅行社安排的线路和景点。我朋友得知,说他也想去,已有攻略。我看后,没跟他去。唯一的原因是他不去努瓦勒埃利耶高山茶园。斯里兰卡被称世界三大红茶产地之一,不去茶园,岂不遗憾?

我自己选了一条路线:科伦坡——西格里亚游览狮子岩——康提——努瓦勒埃利耶——霍尔顿平原国家公园——南部海滨度假区。

努瓦勒埃利耶终年气候温和,被誉为亚洲的花园城市,有“小英伦”的美称。附近有小山,峡谷、瀑布,是斯里兰卡的避暑胜地。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此聚居,带来开明的欧洲文化。现今,殖民时期建筑保存完好,鲜花簇拥,洋溢着浓郁的欧陆气息。城外,则是绵延的茶山,苍郁蓊翠。到达努瓦勒埃利耶时,看见一片片高山茶园,我这个“茶痴”有点激动。寻茶,居然寻到了斯里兰卡。

由于气候温暖和水分充足,这里的茶园几乎可以终年采摘。当地导游带我们去1841年由英国人建立的迈克伍兹茶厂(Mackwoods Tea Centre)。这家茶厂有自己的茶叶基地,据说百余年前的制茶工艺至今未变,早年的有些机器还在使用。

茶厂的品茶室是一间木结构的平房。室外鲜花盛开,绿色的遮阳伞下,摆放着好几张白色茶桌和座椅,桌上是精致的茶具。对面大片茶山,从谷底直至山顶,满山遍野皆茶树。茶山高处有一排白色英文字码拼写了Mackwoods,无疑是这家茶厂的户外广告,令人瞩目。大片的绿树丛中有小白点在移动,远看如白色的山羊,再仔细看,原来是当地茶农正在采摘新茶。我们呼吸着阳光下空气中飘着的茶叶芬芳,眺望云雾缭绕的茶山,心旷神怡,乐不可支。

品茶室内是另一番景象,满墙的架子上全是这个厂生产的各种茶叶以及点缀其间的各式瓷壶。每张茶桌几乎都有游客坐着品茶,满屋茶香。茶桌的正中镂刻着茶的叶芽,绿色的,让人感受到这室内似乎也有茶生长着。

斯里兰卡有高地茶、中地茶和低地茶之分,主要产茶区还有乌达普色拉瓦、康提等地。努瓦勒埃利耶的茶以色清、味香著名,适宜泡沏清茶,其中精品被进贡英国皇室,是名副其实的御用饮品。我喜欢的正是这种纯粹的茶。

茶女端上镶有金色纹饰的白瓷茶具,将一壶热气腾腾的高山红茶注入瓷杯。看着茶汤醇红透亮,我闻一下,喝一口,感觉到茶中有一种清幽的鲜花香味。那是由于这里的茶园地处高原,气温常年较低,即使在7月份,夜晚的温度低至10℃以下,鲜叶发酵时间较长所形成的。

我们在茶树丛中呼吸自然界的芬芳,又在庞大的茶叶加工场领略工业化的规模。有茶农在茶园采茶,那是位中年妇女,一身深绿服装,肤色比我还黝黑。得知我们要与她合影,她也落落大方,十分朴实。

这里的茶树从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非常原生态。采茶妇女都来自当地,人工成本很低,再加上机械加工的规模化,同样级别的红茶卖得比中国国内更便宜,性价比高。临走时,我买了一大包茶。

斯里兰卡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在该国的国民经济中,制茶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斯里兰卡红茶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十九世纪中叶,他们从印度引进的茶种正是来自中国的。中国的茶树,成就了斯里兰卡红茶的传奇。

多年来,对中国茶叶树种被传播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地,有些人似乎一直有看法,我倒是觉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奇珍,让世界更多的人共享并没什么不好。我们今天不也品味着来自别国自然界的馈赠吗,比如咖啡?范围更广些,我们今天享用的电灯、汽车、互联网等等,不都是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和科技发明吗?再大度些,我倒欢迎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做得更好、更生态些。也许这样,对国内一些急功近利的茶企茶商,未准还是个鞭策和促进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