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回游中的三文鱼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3-02 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文鱼是一种河海两栖鱼种,它在河流源头产卵,卵子育成幼鱼之后,顺着河水而下,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海洋。在那里成长。待到了成熟期时,个儿小的有几磅,个儿大的可达一、二十磅。就会沿着原先的来路,逆流而上,到河的源头去产卵、育后。三文鱼产完卵后,由于长途奔袭,一路拼搏,精疲力竭,就会安详地自然死亡,完成它的生命周期。这三文鱼的逆流而上,人们称它为回游。

流经多伦多的那条名叫加纳让斯卡河,是三文鱼回游的必经之道。那长长的加纳让斯卡河,河道情况复杂,窄的地段,只有一、二十来宽,浅的地方,水深不过膝盖,水流十分湍急。水底又都是高低不平的岩石,许多处的岩石组成了石阶,人们叫它“鱼阶”。成熟的三文鱼要到达河流的源头,就得越过这样的地段,就像运动场上的跨栏运动员那样,不断跨越,不断前行。于是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场景。

离我女儿家住地一百来公里的希云角镇,那里就有一段这样的河道,成为人们观赏三文鱼回游最佳的地段之一。8月中旬至10月初,正是三文鱼回游经过这一地段的时期。已经是9月下旬了,离我回国也只有几天了。听说了眼下正是三文鱼回游的高峰时日,我还是驱车前去观赏了。我站在了一处离河面很近的地方。极目之处,鱼儿成群,一尾挨着一尾,一尾跟着一尾。正在顶着急流而行,离“鱼阶”稍近的,拼足了力气,跃出了水面。“好,又有一尾跃过去了”。人们在大声地呼唤着,也有许多人用相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令人振奋的瞬间。当然,有跃过了的,也有跃不过的。那跃不过的只能顺流退下。积蓄力量,争取再跃。我听旁边的游客说,即使跃过了眼前的“鱼阶“,后面还有“鱼阶”在等着呢;只有体格最棒的,拼力最足的,才能跃过一个个的“鱼阶”,最后到达终点。在加拿大,三文鱼是允许人们垂钓的,不过只能在河宽水深地段,但垂钓的数量有限制。在有一处地段,我看到了垂钓爱好者在垂钓三文鱼。奇怪的是,我看到有位年轻的钓友,他钓到了一尾硕大的鱼儿,引领到岸边后,退去了钓钩,小心地将它放回了河里。后来,又钓到了一尾,他依旧把它放掉了。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笑着说,已经钓到两尾了,这第三尾是不可以拿走的,这是规定。但像希望镇旁那段三文鱼回游的观景地带,那是不允许对三文鱼下手的。我看到有位老兄,赤了脚,趟入水中,捉住了一尾约有近10磅的鱼儿,他欣喜不已。但岸上有位白人老头,边指着河边的告示牌,边叽里呱啦地说着话。有人告诉那老兄,这鱼不能捉,那老兄有点舍不得。白人老头用手机对着他拍照了。我老伴看他拍完照,有按着手机上的号码,估计是要报警了。那老兄的女儿怕生出事来,催促老爸赶快放掉鱼儿。白人老头看到鱼儿放回了水中,也就终止了报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