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上门裁缝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6-02-24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前辰光,上门裁缝是人们最早闻到的年味,也可说是本地过年的一道风景线。冬至以后有点收入的人家就要叫裁缝了。一年将尽,一家大小人口总要添点新衣裳,小囡长个子了,旧衣裳破了,棉袱裤要翻新……

小时候家里也叫过裁缝。客堂里用花架搁扇门作为裁缝师傅的工作台。当裁缝拿出根黄皮带给你量上身的长短、肩架的宽窄、下身的裤长及腰围。把你别过来,转过去时,那种胆怯怯、美滋滋的感觉会使人兴奋不已。一想到新年就要穿新衣裳了,连走路都会跳起来。

宅上赶好日(准备结婚)的人家做裁缝就闹猛了,裁缝师傅也多,有裁剪的,踏缝纫机的,缝线的,还有女眷前来相帮编结纽扣纽攀的。邻舍也会一道过来轧轧闹猛,茄茄山河,翻翻料作。

与小区里86岁的老裁缝老费攀谈,他说上门裁缝都是生活拿得起的人,做嫁妆和婚服,有的人家都是上等好料作,推扳勿起的。那么有句俗话“裁缝不落布,死脱家子婆,怎讲?”老费笑出声来了。他说上门裁缝是不带布料回家的。至于在家里的来料加工,余下布角料用作家人的鞋面布,那是有的。老费是12岁到上海学裁缝的,也见过世面。说到现时代的变化,他老人家感叹道:“现在裁缝师傅是提了饭去也没人要喽!”

是的,上门裁缝已成历史。时代在发展,过去的年味都在发生变化,包括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和传统仪式等等都在变化。变的是生活,不变的是记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