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音符飘处醉春风——记马陆镇戬浜学校180男声组合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10-27 1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去戬浜学校采访的那天正值暑假期间。走近校内的乡村少年宫,未及拾阶上楼,便听到和谐齐整、雄浑壮阔的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凝聚了亿万颗国人之心,激发起民众如同五雷巡天、惊涛裂岸般的热情。“180男生组合”成员放弃休息专心排练的精神与劲道,让我和携我前来的老把式编辑、老作家赵春华先生为之动容——这真是一帮积极向上、青春蓬勃的好男儿啊!
戬浜学校坐落于嘉定区马陆镇。这所公办学校肩负着九年一贯制教育之重任,“全面发展”硕果累累,“音乐特色”尤为鲜明。学校组建的“180男声”,以领弘扬高雅艺术风气之先而名闻遐尔。
先行接待我们的是校长张洁。一张洁净的脸阳光灿烂,谈吐抑扬有致,嗓门清亮,如果引吭高歌,那必定是漂亮的男高音。来的路上春华就告诉我:“这张洁是嘉定区知名的博士校长,对音乐艺术造诣很深,20年前就是嘉定地区的十佳歌手,读研期间就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出版了《男高音发音技巧》一书,也很爱才,为充实本校男声的骨干力量,慧眼识珠,从外区引进了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音乐教师,并千方百计通过正常渠道解决了这位教师的正式编制……”
戬浜学校男子男声成立于2011年,由该校8名热爱音乐艺术的年轻男教师组成,缘于他们身高都达到了一米八,故取名“180男声”。张校长把这“八大金刚”捧为掌上明珠,当作加强学校“乐感文化教学”的宝贝。如今男声成员换了茬,一如既往的是“好中选优”,依旧沿袭原来的名称。男声坚持选歌标准:演唱的歌必须符合自己的音域,适合自己的特色,必须是自己最熟悉、但又不是那种流俗的“口水歌”。这个取向定位既务实又高远,睿智自在,从容自得,让人闻到了男声的兰馨气息,窥见了他们的玉石情怀。
“训练有素”是张校长介绍男声成员时用的突出关键词。校长从“精神、气势、基础”三者加以阐述,侃侃道来,听得我应接不暇,仿佛身临其境。为证实他的所言所表,我从随身带的包中取出一张歌纸,歌词由鄙人执笔,曲子出自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顾之勉之手,歌名为《兰花吟》,请他们急排试唱。张校长不假思索,浅浅地笑了笑说:“好呀,绝对没问题!”我抖开手中歌纸向他递去,心中窃想:给你们出一道测试题吧,是马是驴拉出来遛遛!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一团之长仲崇亮(就是张校长从外区引进的那位仁兄)唤我去大厅听唱。但见歌者排成一行,每人手执一份歌纸(办事相当利索,已经复印好)。调整后的男声还是8位,还是清一色的男子汉,看上去没有一米八,但个个精神焕发,无不在状态。仲老师端坐于钢琴之前,掉过头去朝大家丢了一个眼神,紧接着转身舒腕动指弹起前奏,又深深地点了一下头,各位心领神会,厅内歌声骤起,顷刻之间已成绕梁之势:花的世界里,兰花知自重,不亲羞献容。李白有言为草当作兰,东坡相识楚辞中。卖花姑娘临街站,雨丝丝,不肯干……吐字清晰,音色纯正,音域开朗,声线不乏磁性。最后是,我没有考倒他们,反而被他们折服了。
令人折服靠得是“精致、高雅、服务、提升”的团队精神。按照张校长“打造精品”的要求,每周一晚上,“180男声”的训练雷打不动。我从中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够抱团坚守的理由:一是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由里而外喷发出的激情,犹如涌泉,汩汩不竭;二是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晚上7点至9点,不许迟到早退,有困难自行克服,有事务必预先请假。而实际上,只有私事让公事,谁也不愿随便拉下,轻易缺席。一位队员的家安顿在宝山,每逢周一,先要把孩子从那里接来学校,排练过后再把孩子送回宝山,来回路程不下100公里。他毫无怨言,无论春夏秋冬,抑或刮风下雨,都不折不扣完成训练任务。有位队员临时接到演出任务,当机立断退掉了去深圳的机票,放弃了前往参加亲兄弟婚礼的计划。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笔者不禁想起“有一种力量叫精神”的先哲之言,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得真真切切、声情并茂。
令人折服靠得是实战能力。“180男声”男高音与男中音兼备,皆为专业的音乐老师,音乐素养过人,表演才华出众,演出时一点也不怯场,都很出彩。男声成立四年多来,以和谐优美的歌声醉倒了从镇到区、从区到市的无数观众,征服了专业评委,取得卓尔不凡的战绩。其中有,上海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上海市新上海人比赛小组唱、上海之春新人新作等比赛一等奖,也成功举办了专场音乐会,还参加了两届上海国际音乐节开闭幕式(央视五套转播)。难怪乎“180男声”会被嘉定区文化局评为区三星级艺术团体。他们印证了一条生活中最质朴的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
仲崇亮老师的专业能力的确出类拔萃,借用“伯仲季”排行,显然属于“伯”,而不是“仲”。他的通篇谈话涉及音阶、音品、音准等诸多关节,看似脱口而出,实则句句都靠在“谱”上。面对斐然成就,仲老师归功于懂行的学校领导和“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唱集体,同时由衷地大发感慨:原本以为国际舞台离我们很远,遥不可及,现在看来扎根基层、不懈努力是成功之母。是的,基层并非“垫底”的代名词,相反,身处基层更接地气,潜在的力量更为丰沛。
说到“接地气”,张洁校长有两层表述。一是,马陆镇方方面面对“180男声”的关爱与支持。业务上,经常得到镇文体中心樊主任和作曲名家易凤林老师的指教,每场演出落幕,他们都会不吝点评,专业而又中肯,诚如高匠修枝,更似画龙点睛;经费上,镇政府倾情扶掖,慷慨鼎力,演出服装与场地租借,都无须男声挠脑烦心。二是,现实生活乃是创作的源泉,时代催生创作的欲望并提供鲜活的题材。曾得到市群文馆专家指导,且提供录音方便的《新城之恋》和《玫瑰纷飞》,便是他们获奖的原创歌曲……想此念兹,张校长眉目之间流露出感激之情,对男声进一步加强训练的科学性,使团队的品质更臻高雅,为群众服务更为周到,期待多多,信心满满。
音乐有胫跨校界,音符如蝶恋百花。“180男声”除了演唱各种风格迥异的歌曲,作品的演绎难度不断提高,演出的完美度逐年攀升,还排演了意韵隽永的歌剧——黄自清的《长恨歌》,不但丰富了嘉定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男声成员所在学校(现在男声中有外校音乐教师慕名加盟)的音乐教学,让学生释放压力,在音乐审美中轻松成长,涌现了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歌星。这,无疑是“180男声”作用的大幅延展,能量的高倍释放。
年年岁岁,春风多情眷顾校园;近岁近年,歌飘校园醉了春风。这个由当地音乐教师组成的男声男声,正值青春年华,走在放飞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