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上葱茏四百旋
今年7月19日,我和老伴以及表外甥夫妻三人,开了一辆私家车,也到庐山度假了。早上五点左右,从嘉定马陆出发,一路都是高速公路,经过8个多小时,于下午二点到达庐山脚下。我们把车子停在停车场,改乘庐山观光旅游车上了庐山。
庐山,北临长江,南靠鄱阳湖,不仅以风光优美、气候适宜称誉天下,更以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蜚声海外。观光旅游车沿着上庐山的公路,一个转弯接着一个转弯,盘旋而上。有人统计,上庐山的公路,一共有400个弯道。我不禁想起毛主席1959年登庐山时写下的著名诗篇《登庐山·七律》:“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真是名不虚传。
我的表姐夫就出生在庐山。他当然是“地主”了。他尽“地主”之谊,让我们去庐山避暑。据他介绍,庐山原来没有公路,庐山解放后,1952年起修公路,才有了毛主席“跃上葱茏四百旋”的诗句。当年,国民党政府将庐山作为夏都,蒋介石上庐山,是用滑竿抬上来的。蒋介石乘坐的滑竿,现在陈列在庐山抗战纪念馆里。
当我们到达庐山旅游服务中心,穿过一条隧道,就到了庐山最热闹的牯岭街,表姐夫妇已在牯岭街上迎接我们了。表姐他们住的房子就在牯岭街上面的山上,不过上一百来个台阶,是一幢建于二十世纪初的三层楼别墅。
安顿好行李,稍时休息后,看看时间尚早,我们就到附近的如琴湖游玩。如琴湖,就像相嵌在庐山上的一颗明珠,由于湖面像一把月琴,所以命名“如琴湖”。我们沿着用木条铺成的小道,边走边欣赏如琴湖的美丽风光。如琴湖湖面虽不大,但也是碧波荡漾,山清水秀,使人赏心悦目。
离如琴湖不远处,就是有名的“花径”。参天的古木中,夹杂着一片桃树。每逢四月,桃花盛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被贬江州(即今九江)司马,来庐山游览,无意来此遇桃花开放,在大林寺作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他在《游大林寺序》中写道:“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 、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这使我想起和庐山有关的晋朝大诗人、大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曾经当过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家乡庐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他晚年衣食不济,却甘愿守贫。在庐山,他触景生情,写下了《桃花源记》这一光辉篇章,塑造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1959年毛主席第一次登庐山就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