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锅里面煮锅盖”
去镇江,才知镇江饮食三大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今天,说一说第三怪。
“面锅里面煮锅盖”,此处只说民间版的,故事出自清朝年间,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
乾隆到了镇江,为了行走自由,他甩开了随从,独自东游西荡,最后竟然找不到回去的路,饥肠辘辘的乾隆,看到一家面馆顾客盈门,便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边坐了下来。
旧时江南一带的灶台,上面砌有两三口大锅,大锅旁还砌有一两只小汤罐,专为大锅提供热水,上有木盖保温。此时,厨师见走进来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男子,就多看了他几眼,一不小心就把汤罐上的木盖碰入了面锅。锅里面汤直翻泡,滚烫滚烫,木盖一时难以取出,顾客又急着等面吃,厨师也就不管锅里的木盖,自个儿下面条、捞面条……
乾隆皇帝饥饿难耐,站起来走到面锅前,看到了锅里的小木盖,他心里疑惑:下面条也要放木盖?
他没有好意思问,要了一碗面条吃起来,觉得面条十分清香,味道非常美,远胜于宫廷御膳。不久,乾隆侍卫、随从,陆续赶到饭店,这时的厨师,诚惶诚恐,连忙下跪,请皇帝恕罪。乾隆倒没有多问什么,反而赏赐了厨师,表彰了饭馆,又御笔题了字。
从此,镇江“面锅里面煮锅盖”名扬天下!
那天,笔者亲睹“面锅里漂锅盖”的全过程:一口硕大铁锅,面汤沸腾,波涛滚滚,上面浮着一个小木锅盖,正在“随波逐流”。三位厨师围着铁锅,有条不紊,分别捞面入碗,他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也看得兴味盎然。
我询问“木锅盖”的谜。厨师的回答十分简洁:放入杉木锅盖,易除锅里浮沫,面条有清香味;汤漂木盖,面条逐份投入,先后煮熟,不散不粘;木盖保温,面条易熟,面汤不浑、汤不外溢。厨师一语,我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