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葡萄园里的野菜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4-14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果园的一些边角地带或道路两边,见得最多最可爱的小草应该就是蒲公英了。它有着纤长而密植的根系,稳稳的扎根于大地上,齿状的宽厚叶片席地而长,围着一两根空心却梗直的花茎,许多小小的花瓣组成一朵圆圆的黄色花朵,每一个小花瓣都是一套飞行系统,等到成熟之际,便带着种子脱离母体随风飞去遥远的地方生根发芽。对我们而言,植物的世界如此平静,但它们对宿命的反抗却是最为激烈的;由于必须依附于土壤,它们从生到死,都不得走动,但我们可爱的蒲公英,却是一个会飞的植物,它用自己的翅膀,逃离了宿命的管制,带着千万的种子和希望去到一个更为广阔而丰富的世界。植物竟有如此的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难道不令人惊奇吗?除了它会飞的种子外,蒲公英还是知名的可食用野草,去年的同事龙佳在见到它们后兴奋异常,挖了一堆拿回家,不知道是要晒干了泡茶还是煮汤?
说到吃,就不得不说公园内的其他几种野菜了。灰菜每年都看到,但知道它能吃,还是在读过汪曾祺老先生的《故乡的野草》后,他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壁外长了很多肥嫩的灰菜,便弯腰采了好些,被门卫发现还以为他在埋定时炸弹。他说灰菜有点碱味,很喜欢这种味道。我大概会吃不大惯,园子里也没有人把它当成野菜采来吃,都是当成严重的草害早早锄了去;因为它表面总有一层灰灰的粉,是极易携带白粉病病菌的,如果感染到葡萄上,那就是大害了,所以工人们看到它就赶紧拔掉了。
我觉得马齿苋是长得最圆润水灵的野菜,在春夏之交温暖的葡萄棚里,能经常见它。它伏地生长,分支众多,不管它的话能占一大片地,茎部鲜艳红紫,叶片鲜亮,肥厚多汁,一看就是好吃的样子,山东人是很爱吃它的。山东同事张晋盼好几次都计划着要采一篮子回去包包子吃,每次见到都要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在老家包的马齿苋包子,免不了口水直流;让我也心生向往。在我们江西老家的丘陵地带,春天都是到山上去拔野葱,捡蘑菇的。
野菜中荠菜是常见的了。小时候都是挑着篮子,拿着小铲子,一篮子一篮子的往家送,煮烂了喂猪吃,后来才知道,人也是可以吃它的。园子里的其他野菜没有人采,荠菜一定是有人采的;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同事们最爱拿它包饺子吃,据说烙饼也是非常好吃的,可惜我重来没吃过。每次注意到荠菜都是它根茎结实开满白色小花的样子。就像现在这样,在一簇小花下面,已经孕育了一个个似心形又似三角形的绿色果实了。它的果实很有特点,拉丁语名的意思是牧人的钱包;一根枝上便挂满了一个个小钱包。但荠菜在葡萄树下长多了,却并不是好事,工人的锄头让它们一棵棵倒下。可它并不马上死,即使在粗暴的阳光下,也会坚持一至两日;在倒下的时光里,荠菜会将整个植株的营养供入种子之中,促进种子迅速成熟、脱落,完成植物繁衍生息的伟大使命。每次看到这些带着种子一起倒下的荠菜,我都会停下来默默注视,在我所看不到的时空里,它们在用什么样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来对抗死亡呢?
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生命就盛放在春天的葡萄园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