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走过四季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3-03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1、 感悟江南

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子心,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江南梦。

我曾在杭州、上海长期生活,但从未如在大裕村这般领略四季,感受江南。城市生活已多趋同,杭州上海更是近乎同城,大裕村在各种缘由下,保留了自然的风貌。大裕村占地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1/4的面积是远近闻名的马陆葡萄种植园,另外的3/4则是绿地、林地、田野、河浜和村庄,工厂在近些年的规划之下已悉数迁出,所剩无几。大裕村在我看来,可用四字描述——一片江南。

每次稍有闲余,我便外出散步,如此生动的工作环境,不好好体味简直是暴殄天物。这里的田野总让我想起梵高和他的阿尔勒,宁静又生机勃勃。路旁的葡萄种植园一家家离得并不太远,园门口都有几条看家护院的草狗,园内可以看到农户自己养的鸡鸭。偶尔能看到农家乐的招牌,美味又实在的土家菜也是大裕村的一个特色。这里的村庄也保留了原有的江南建筑样式,白墙青瓦,加一个小院儿。有人家的院子里面种几株月季或蔷薇,在花开的季节美不胜收。我每次散步都能在河边看到垂钓者,我不懂垂钓的乐趣,却也神往之,因为垂钓的场景皆可入画。有一次与一位垂钓者攀谈,让我颇感意外的是,老人竟是从20多公里远的宝山骑自行车过来。渔者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都未曾间断。

2、 创作 

艺术创作的第一要素是真诚,对于描绘的对象必须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必须经历“认识——了解——懂得”,而这些质的变化需要时间的积累。在美术学院读书时,每年都有下乡写生。每次写生的时长最多不过半月,这样只能算走马观花,对于创作来讲远远不够。

我在2013年10月入驻大裕村,于今已一年有余。走过四季,领略四季之后才有足够的底气来表达。创作的初衷也极其简单——描绘那些令我感动的景色,即记录。我用画笔记录秋天的银杏林;记录碧青的稻田;记录河里的倒影。这种画笔记录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原始方式,也是绘画艺术产生的原因之一。

绘画创作并非单纯的记录,否则在照相术发明后绘画就可以宣告死亡。所谓记录是有取舍的记录。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就是将现实中符合美学规律的部分保留,将与美学规律相悖的部分变动或移除。这种改变就是创作,也是艺术作品真正见高下的地方。这种“创造”也是绘画最有趣味和最有内容的地方。如相机一般机械的用画笔记录物象无疑是枯燥的,是愚蠢的复制。“创造”是能动的过程,期间可满足控制欲,可获得成就感,是美学规律内的自由。

上面提到“创造”是绘画中最有内容的地方,需要细细道来。中国山水画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用毛笔画风景,但当我们观看我们古人的山水画时,却找不到任何与自然实景相同的地方。这便是创作!山水画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极其抽象的绘画被我们观者接受,并且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惊奇的发现画中的山水给我们的或高远,或幽深的意境竟然与自然实景给我们的感觉相同,竟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山水画是艺术水准极高的画种,西方写实绘画与山水画相比较,竟显得保守。创作的关键在于表达,懂得作者要表达什么会更能深入的了解作品。画者要表达的,就是创作的内容和目的。

3、 写心  

大裕村风景系列作品,内容都是平常小景,画面也不求宏大叙事,只要平淡天真。这种平淡是大裕村给我的感觉,也是大裕村教给我的人生智慧。

我是北方人,一直没有见过稻田,大裕村夏季生机勃勃的稻田令我激动。作品《田野》既是描绘稻田和村庄。我在天空的处理运用了大量的留白,只用心画了一朵云,试图表现出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意境。

作品《香樟林》描绘的是我每天上下班必经的一丛树林。香樟对于苏州人来讲有特殊意义,而嘉定在解放以前其实是属于苏州府,在嘉定看到香樟毕竟多了几分人文气息。此件作品我运用了大量概括的笔触,树枝树干的画法也相当写意,使用了近乎平涂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感和趣味性。

在周春芽艺术研究院附近有一片隐蔽的银杏林。《银杏林之一》是一件户外写生作品,其时已近冬至,写生条件恶劣。当日完成此作时天色已黑,傍晚气温更低,简直是逃回工作室。但是置身于自然之中写生,更能进入物我交融的状态,完成此作时也是相当兴奋。

《银杏林之二》是一件根据照片创作的作品。银杏树叶在经历了一场寒雨之后竞全部落光,因照片记录的恰是银杏叶子最美的时节,便想用油画的方式来表现此景,此作品是一次创作尝试。

四号桥并不是作品《四号桥》中表现得远处那座桥,而是我站在四号桥上望远处的桥。这种河流和小桥在大裕村处处皆是,听四号桥的命名就可想而知。此件作品我对水面做了精心处理,试图表现天空和树木的倒影,最后的效果也是令我个人满意的。

《刘洋路》是一件颇有争议的作品,朋友都说色调过于幽暗,缺少阳光。我是被画面中那个奇异的大门吸引而创作的这件作品。绿油油的稻田中,兀的出现这样一个大门,而且从此门的样式根本看不出院内主人的身份。我带着几分神秘感创作了这件作品,或许幽暗的色调恰能体现出这种神秘和不可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