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游 泳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1-15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来沪上谋生已经快三十年了,其间只游过一次泳,那是在徐家汇的一个游泳池内,游过就不游了,主要是感觉不好。就这么一小块水池,像肉汤,还挤满了人,下饺子一般,人也只能像饺子上下沉浮,要畅快地游动是不可能的。为此,即便今年沪上大热,哪怕热出痱子,我也不下泳池。
  不游泳,损失自然是大的。游泳对体质、体形是很好的锻炼,失去了这种锻炼,我的体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而体形则更加不堪入目。四肢日渐萎缩,腹部日渐发达,分割不再黄金,比例完全失调。倘是个经理、董事长,这体形倒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我却偏偏不是,便有点不伦不类。
  明知损失巨大而仍然不肯入泳池将就,有点自作自受。但潜在原因也是有的。盖因一开始,我就把游泳搞得很大。小时候,我是在家乡的引河里学会游泳的。那条引河宽约十多米,长有上百公里。直言之,那是一条横贯整个海岛的河流。如果这也算泳道的话,那么,我所拥有的大概是世界上最长的泳道了!我在这条泳道里学会了狗爬式,学会了自由泳,学会了仰泳。也学过蝶式,却没有学会,只能扑腾几下,仍像是狗爬,画“蝶”不成反弄犬。
  后来,我的游泳进一步搞大。我从引河里游出来,游到了长江里。长江之长有诗为证,诗曰:“从雪山走来,从远古走来”;一点也不夸张。由于这里是长江的入海口,江面也最宽阔,堪称“横无际涯”。而更有意思的是,江中还有浪,风大时,一浪高过一浪,前仆后继。我在江中游泳,当然不可能游整条长江,长江漂流也是后来的事。也不敢横渡,毛主席他老人家也只横渡武汉那一段江面。但就是在江畔游上几圈,也有弄潮儿的自豪感。
  再后来,我的游泳搞得越发大了。那是因为当时老人家说了一句话:年轻人应该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于是,我——应该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投入到了大风大浪中。这风浪已经不在水面,而在社会的层面。水面的风浪总是有限的,社会的风浪才惊心动魄。我想,关于这一点用不到细说或痛说了,经历过的人不会忘却,历史也将永远铭记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游过引河,游过长江,历经过时代的风浪,心境确实有点不太一样。唐代大诗人李贺大概肯定也有过非凡的心海风波,他写过一句好诗:“一弘清水杯中泻”,在他眼里,大海也只是一杯清水,渺小得微不足道。我没有李贺的大气魄,但要我到远不如“一杯清水”的游泳池中去游泳,也真的没有什么兴趣了。所以,自从离开引河,离开长江,快三十年了,我只去过一次游泳池,仅仅—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