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哮地光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1-15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迄今为止,对那种滚在地上、手舞脚踢、哭闹不止的动作,普通话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词;市区的上海话,也没哪个合适的词可以形容;只有上海郊区,对此有个专用词——“哮地光”。
  这个词简洁易懂,朗朗上口。“哮地光”三字,字字都派用场:“哮”是动词,即咆哮、哭闹,极言其响亮、嚣张,也有写作“嚣地光”的;“地”作状语,指事主在地上打滚,其无赖情状,如在眼前;“光”字更复杂些,有人说它跟“耳光”的“光”一样,只是字尾,没啥意思;我却以为不然,“光”有特定含义,指的是事主在地上打滚的结果:地皮被他来回滚过,已呈光净之势。
  总之,“哮地光”三字,指向明确、意义丰富,既传达出神情,又传达出声音、动态,甚至连事情结果也一并展示,郊区上海话的智慧、精彩和精准,由此可见一斑。
  “哮地光”以小儿为多,尤其男孩,这种孩子平时娇宠惯了,一不称心,就“哮地光”向大人示威,衣裳滚满泥土不算,面孔也哭成一张“下污脸”,非常惹讨厌。
  当然也有例外。有一次,我见一位交警带着牵引车,来拖一辆违章停放的汽车。车旁有个妇女见自家轿车将被拖走,司机丈夫一时又找不着,遂拉住交警胡搅蛮缠。交警坚持执法,一边拍照,一边指挥工人“拖走!”妇女发了急,竟干嚎一声,当众“哮地光”,还大叫“你从我身上开过去!”这是成年人的“哮地光”,市面上一般看不见。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