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马陆>马陆塘畔>详细内容

家门口的德国交响乐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1-15 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郑明勋与德国广播爱乐乐团音乐会,在保利大剧院演出。家门口上演一流音乐会,拗不过孙女的意愿,千方百计弄了票去看。这等高雅的艺术于我是门外汉,写乐评、写感想不是本文的主旨。这方面的内容,嘉定广播电视台于演出第二天就有了,不妨摘录一点:
  “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作品有着浓郁的俄罗斯忧伤,德国乐师高超的演奏技巧把我们带进了舒广幽深的沉郁中。弦乐的干净、管乐的清透让这种纯粹的忧伤直抵心脏。
  “上海籍青年钢琴家张昊辰的加入,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演绎得空灵、高昂和激进。钢琴家娴熟的技巧、熟练的指法将生活的喧嚣、青春的冲动、春天的清新、温暖的阳光、希望的憧憬和成功的喜悦描画得淋漓尽致。……”
  道出了我想道而道不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感想,高!
  我坐在楼下4排,“贴隔壁”是我认识的小朱。但开幕前他到另一排去了。在与他相隔三个座位边,坐着一对中年男女,一俟小朱离座,他俩便立刻移座,坐在了我的“贴隔壁”。我佩服他俩的“机灵”,毕竟移座后的位子更好些。但也有点疑惑:何必呢,就差两、三个位子,犯不着这个样子吧!然而,令我更为诧异的是:每当一曲奏毕,大剧场掌声响起后,他俩不仅鼓掌的幅度有些夸张,更是在整个剧场掌声稀落时,他俩的掌声依然热烈,而且不依不饶,似乎只有他俩更懂得其美其妙其奥,有意思的是在他俩不依不饶的掌声感染下,终于青年钢琴家张昊辰又一次登台演奏……
  这时,我的女性邻座终于开口了:“他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其实他的演奏水平不比朗朗差。朗朗命好,朗朗机遇好。”她在为张昊辰鸣不平。一会儿,她对我说:“你看,整个乐团只有一位黑头发的中国人,他就是我的儿子,你看那个持圆号的年轻人就是,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是他的老师。我儿子才22岁(她说张昊辰比她儿子大2岁),在这样的乐团中有一席之地,不容易吧?!”
  我在数十人的乐团中,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等乐器的“森林”中终于找到了她的儿子,坐在舞台右边最后一排最边上的一位青年,黑头发,圆圆脸,持圆号……
  “那你是嘉定的吗?”
  “不,我在市区。”
  “特地从市区赶来的?”
  “是啊!自己儿子参加的演出,一定要赶来看看。”
  为儿子而骄傲,我也为她而骄傲。
  散场时,观众有序地离座。在剧场的门口,我见到了我认识的朋友,我说:“你知道吗?那个唯一的黑头发持圆号的小伙子,是我们上海人!”
  不想那对上海赶来的夫妇就在我前面不远,那个女的耳朵尖,听见了我的话,她回过头来,朝我笑笑,脸上依然洋溢着幸福的骄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