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2-12-20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马陆镇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提升村容村貌、“厕所革命”、新增步道等微改造、微工程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旧貌换新颜

村容村貌优化提升

    今年,戬浜村开启新一轮村容村貌优化提升工程,原先老旧的农村景象如今改头换面,呈现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村庄画卷。

    在东胡村民组,从前这里是破旧的仓库、参差不齐的田地、杂乱无章的绿化,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影响村民们的生活。年内,戬浜村多次对宅前屋后进行统一清理,先后拆除小厨房685间,清除堆物1100吨,完成3.5公里的飞线整治,对戬浜东泾、黄家坟湾等5处河道进行长达6.9公里的水系整治,完成污水纳管工程,新修建嘉富路、戬东等6个公共停车场,建设达三类标准的公共厕所11座,村组内建成3个家庭农场、6个健身休闲点、10片村庄绿化等。如今,走进东胡村民组,见到的是崭新的柏油路、干净的村宅、整洁的小菜园、美丽的墙绘……

    在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推进人居环境优化方面的同时,戬浜村进一步聚焦宅舍文化的建设升级,始终把赓续优秀乡土文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发掘本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家风文化等。

    为突出“一村一宅一文化、左邻右里育文明”的新农村理念,将更多文化元素纳入村庄规划建设之中。现在的村宅环境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有一块属于自家的“家风家训”牌,田间的围栏篱笆上也布满了中华传统小故事。

    村民组的一角废弃仓库升级成“修己堂”,村民们在里面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商共议村里的发展、聊聊邻里间趣事乐事暖心事。“我们东胡村民组原来的道路又旧又窄,通行不方便。整治以后环境好了,村里还帮我们合理规划了停车位,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抢车位了。”村民冯伟国说。

    未来,戬浜村将继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把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并重推进,进一步做实村级事务管理便捷化、百姓文化生活多样化、村务监督公开透明化,着力打造清净整洁、精细秀美的美丽乡村。 

公厕改建升级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陈村村将农村公共厕所标准化建设纳入今年的重点工作。今年,全村共改造21个公共厕所,其中翻新8个,改建13个,目前均已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

    村民李先生说:“之前的厕所让人掩着鼻子绕道走,环境卫生非常糟糕,味道也重,连洗手的地方也没有。”据了解,陈村村的公共厕所基本都已经使用10余年,普遍存在外立面严重破损、设施陈旧、异味难消除等问题。

    据村干部介绍,村域内共有21座公共厕所,此次工程根据厕所老旧程度和破损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造方案。对于建造年代最为久远、墙体破损严重的公共厕所,村里进行了整体翻建;对于墙体结构完好、仅外立面破损、内部设备破损老化的厕所,村里进行了翻修,重新粉刷外立面、更新厕所内部设施。

    改造后的公厕焕然一新,墙面重新粉刷,半开放式的坑位改造成封闭式,并增加了洗手台、排风扇,部分公厕还新增了坑位。

    据悉,公厕投入使用后,陈村村将根据公厕实际情况完善卫生保洁、监督检查等管理制度,由村清洁员负责对公厕进行每天2-3次的清扫保洁,确保公厕干净卫生。

新增健身步道

加快体育设施提档升级

    近日,位于马陆镇李家村思义路旁的一条380米长的开放式步道建成完工,为周边村民运动休闲提供便利。新建成步道形似一个口哨,步道铺设改性沥青,弹性、透水性等性能均高于普通沥青,雨水可快速吸收下渗,不易产生积水。

    “现在这边改造成步道,散步空气好、安全,比原先在思义路上散步舒适多了。”村民顾燕清平日里习惯饭后散步,但是思义路周边企业多,来往大卡车较多,尘土飞扬还不安全,为此顾燕清曾向村里反映希望建设一条步道。

    为了满足附近村民的健身需求,李家村决定将一片面积约760平方米的林带改造成林下开放式步道。该开放式步道不仅覆盖周边6个村组,为村民提供服务,还为周边20余家企业职工提供午间饭后散步需求,总覆盖人数超过2000余人。后续将在步道周围种植植被,增设座椅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