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实现软硬实力双提升
体育事业的发展,软硬实力都不可缺。硬实力上,我镇紫气东来智慧健身步道建成投入使用,百万智能装备进企业,升级改造农村地区健身点位;软实力上,多项赛事活动荣获一等奖、开展了一系列体育培训、体育赛事、体质测试等贴近居民健康发展的精准服务。
农村地区健身点位升级改造
提升体育“硬实力”
今年以来,为解决村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需求,马陆镇对农村地区健身点位进行升级改造,丰富健身器材种类,目前已完成11个健身点位的翻建,100余件健身器材换新。
近日,立新村杨家村民组、石家村民组的健身点位翻修完成,崭新的健身器材和平整的健身场地吸引了不少村民来此运动、锻炼。翻新后的每个健身点位都有8件器械,有太极揉推器、二位扭腰器、腹肌板、单杠等等,兼具力量型和有氧型,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不同种类的体育锻炼,进一步满足村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以前这里地面不平整,器材老旧,现在环境好多了,大家都愿意来。我每天上午到这里压压腿、扭扭腰、做做肩关节康复,和邻居们边锻炼边聊天,身心都得到了放松。”村民王阿婆说。
彭赵村农民住宅小区翻新了2个市民健身点,分别位于丰登路1551弄51号和277号附近,共设置了20余个健身器材,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考虑到小区居住人口多,年龄层次不同,健身点位还引进了背肌训练器、两联漫步机、椭圆机、棋牌桌等器械。对上班族来说可以达到舒缓肩颈、腰椎压力的效果,对健身达人来说可以加强腹肌、背肌的训练,而益智型器材对老年人来说有趣、互动性强。
“新配备的这个棋牌桌我很喜欢,在这里锻炼好后还能和老朋友下一盘棋,既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脑力。”村民李伯伯说。
此次翻新的健身点位全部采用新国标器材,使用更加科学、安全。每台器械旁都配有使用说明,帮助村民迅速了解该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而达到对自身最有帮助的锻炼效果,大大提升运动的体验感。翻新后的健身点位安排专人定期养护、检修,保障使用安全。
目前马陆镇已完成立新村、彭赵村、大裕村、大宏村、李家村内11个健身点位的翻建,换新100余件健身器材,后续还将对北管村健身点位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更新基层健身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身服务。
多项赛事荣获一等奖
彰显体育“软实力”
日前,2022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马陆杯”上海市练功十八法大赛在嘉定区市民健身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的9支队伍1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各参赛队步伐整齐,动作有力,神采飞扬。吸纳吐气,舒展筋骨,一开—合,动作整齐有序,充分展示了练功十八法的魅力。经过激烈角逐,马陆镇队伍荣获大赛一等奖。
来自马陆镇队伍的赵密芳今年77岁,她告诉记者,从1988年她就开始跟着马陆的练功十八法队伍练习功法,到现在已经坚持了30余年。“我每天都会花半小时来练习,身体感觉特别轻盈,跟同龄人比更显年轻活力。练功十八法是我一直保持着良好状态的‘秘方’。”赵密芳笑着说。
1988年,练功十八法创始人莊元明到马陆来教授课程,自此,马陆镇部分中老年人自发聚集在一起,开始学习练功十八法,目前已深深扎根到各个村居体育团队中。不知不觉间,练功十八法在马陆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如今这项运动已成为马陆“第一运动”、嘉定的特色赛事项目。
三十多年来,马陆镇代表队屡次在市级、全国乃至国际交流赛中创造佳绩。在2017年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开展的“一街镇一品”体育项目活动中,马陆镇申报的练功十八法也成功入围。
随着十八法队伍的发展壮大,马陆镇除了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活动:前十八法、后十八法、续十八法、个人赛、团体赛,同时开始承办各类练功十八法区级赛事,近年来更是承办起练功十八法市级赛事,并且在办赛过程中累积了不少经验。
不仅如此,马陆镇还将练功十八法融入到了慢病治疗干预项目中。自2008年起,马陆镇运动干预项目全面启动,特别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通过适宜的体育锻炼,帮助患者起到控制慢病,改善体质的疗效。通过坚持长期开展练功十八法等运动锻炼项目,大部分参与者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和之前相比有了更加强健的体魄。
马陆的领队兼教练樊正国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学习练功十八法,如今75岁的他春风满面,神采奕奕。“我在疫情期间运动量较少,感觉颈椎不舒服,最近准备练功十八法比赛,前后练习了一个月,到现在已经没有颈椎病的疼痛感了。团队里很多成员也都有这样的体会。”樊正国开心地说。
此外,马陆镇艺马当先操舞队以原创操舞《一朝看尽疁城花》荣获2022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全嘉来赛”2022年嘉定区业余联赛“徐行杯”广场舞比赛一等奖。马陆镇参赛队荣获2022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全嘉来赛”2022年嘉定区业余联赛“江桥杯”门球混合团体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