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首次开展小型稻田收割环节无人化作业试验
为响应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号召,今年,位于马陆镇的盛垦邦农机合作社配合区“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建设,首次在6.1亩小型试验稻田内开展收割环节的无人化作业试验并收集相关数据。在位于立新村的试验地,无人驾驶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收割、粉碎秸秆还田、稻谷装车。
目前,传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在地块完整、秧苗整齐的前提条件下,能够按照规划路径实现自动驾驶和自动收割。但遇到田块不规整等情况,机械会失去判断能力,造成漏粮损失。为实现更完备的作业自动化,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种植的密度和饱和情况,随时调整作业速度、收割高度。
区农机站技术员龚先生介绍:“无人收割机以导航为引导,事先设置好机速和割头下放角度,本次采用直线速度5km/h,转弯速度2.5km/h,通过无人收割机的试验获得收割效率等数据。”
此次使用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基于北斗导航系统,可预设速度、转向、割台,尽可能减少地头调头距离,减少作物浪费。
此外,11月13日,在大宏村,收割机行进在金色的水稻田里,进行常规收割。据悉,马陆镇水稻种植面积共计3609.12亩,其中常规稻1298.5亩,杂交稻2310.62亩。目前,我镇已基本完成水稻秋收,品种基本与去年一致,杂交品种为花优14,占比约90%,其余为常规稻,南粳46、沪软12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