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为了祖国核事业,老人守了几十年的秘密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10-22 08: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最近热播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有一章节,说的是主人公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保守秘密,不能向身边人透露到底在做什么,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在马陆镇北管村吴家宅村民组内,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他叫曾元良。

    曾元良于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先后进入海军工程系核潜艇核动力设计和核武器工程系核弹头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核工业部二二一厂(1958年,面对西方核讹诈的威胁,党中央决定在青海金银滩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青海矿区”,即现在大家熟知的青海高原上的金银滩草原,二二一厂),从事核武器的研制试验工作。

    后来,曾元良参与了我国第一个武器化的原子弹(航弹)多年储存退役后拆解的延寿爆轰试验,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7月,曾元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颁发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称号;1984年10月,曾元良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授予的“长期从事我国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镀金荣誉证章;1988年12月,曾元良因另一个武器化型号的原子弹(核导弹弹头)退役拆解后的延寿爆轰试验,获得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比曾元良小9岁的妻子宋慧琴,是宝山人,作为上世纪的老三届高中生,她嫁到北管村后的婚姻生活备受宝山娘家人的关注。

    每当宋慧琴牵着两个小孩回娘家时,总是有娘家的亲戚朋友问:“你家小曾一年到头不回家,到底在哪里啊?”每当这个时候,宋慧琴总是想着各种法子转换话题,避免娘家人的担心,她也不知道丈夫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要为国家保密,坚决不能说,于是就对亲戚说:“不用担心,夫妻俩关系挺好的。”

    虽然知道丈夫做的是一份光荣的工作,可每当夜深人静时,宋慧琴也会深深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特别是白天她一个人面对种不完的地,干不完的活时,是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也能在家搭把手。好在村里考虑到宋慧琴家里没有男劳力,一个妇女单独带两个儿子,就帮她免种责任田,只留了口粮田。想起这些过往,宋慧琴对村委会充满了感激。

    1987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撤销二二一厂的决定;1993年6月,退役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厂区设施达到不加任何限制可对外永久性开放的标准;1995年5月,新华社发布消息,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曾老也光荣“退役”了。

    那么曾老的身份缘何会被“暴露”?近期,北管村正在进行乡村振兴农宅集中改建登记工作,由于曾老先生一辈子在高原工作,之前的老房子未进行过翻建,曾家的宅基地一直保持着新中国成立前的面积,曾老先生想到自己一生在外,儿子结婚也没有造新房,心中多有愧疚,于是向村委会申请建房,到这时候,老人仍未提及自己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后来,北管村民政干部在整理材料时,偶然得知了曾老先生的事迹,这才恍然大悟:“我们村里原来‘藏’了这等英雄!”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