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流失海外艺术品回归——以顾绣的名义 宋代李唐《百牛图》发布会在嘉源海举办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07-13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流失海外艺术品回归——以顾绣的名义宋代李唐《百牛图》上海新闻发布会在嘉源海艺术中心召开。露香园顾绣研究院院长黄翼飞、上海市非遗协会会长高春明等业界30多人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展示了26.6 x 322.3 cm的顾绣作品李唐《百牛图》,并就顾绣研究院的发展等问题做了公开说明。

    顾绣以名画为蓝本,有“绣艺之祖”之称,特色是画绣结合、以画辅绣,绣工极为精细。

    现场,上海市非遗协会会长高春明简单扼要地说明了顾绣的价值和非遗发展的意义。他说:“把海外流失的艺术品用顾绣形式的手法展现出来是很好的。”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不乏仁人志士奔走呼喊,通过各种途径力求这些艺术品回归祖国,但由于各国限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

    露香园顾绣研究院院长黄翼飞从他自身的经历和对顾绣的感情着手,对李唐《百牛图》的绣成背景、细节情况做了阐述。

    据悉,《百牛图》卷 26.6× 322.3 cm ,为宋代李唐所画,《百牛图》原作是中国大量流失海外的艺术品之一,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本次发布会上展示的《百牛图》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工艺,以1:1比例绣制,还原原作灵动本貌,用中国名绣的方式让这件宋朝作品“回归”中国。

    “从《百牛图》的顾绣绘制中,可以进一步体会李唐在靖康之役前后心境的变化,也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黄翼飞说。

    据了解,“流失海外艺术品的回归——以顾绣的名义”项目,共有三期工程,选择以美国波士顿、大都会、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绘画文物为主的99幅流失在海外的艺术精品,根据适合的比例,以露香园顾绣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绣制。其中,一期工程33幅,《百牛图》为第一件项目作品,该作品已由春拍拍出。

    发布会现场,黄翼飞和他的团队还回答了“非遗传承未来”“顾绣的初心”“顾绣的经济性”“绣娘云南培训班”等不少大家关心的问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