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的实事工程,更实在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0-11-23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我镇各项实事工程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道路管理精细化,市民出行更舒心。嘉定新城区域内,部分道路已经使用多年,出现了塌陷、开裂、坑洼等情况,为确保新城核心区道路通行顺畅,保障道路环境面貌与市民出行舒适,今年,我镇完成了高台路(裕民南路-阿克苏路)、麦积路(沪宜公路-裕民南路)等8条(段)道路大中修工程。同时,对裕民南路、温泉路、洪德路等20余条新城核心区道路进行维修,加强了道路的日常管养工作,持续改善道路出行环境。

最近,记者发现,永盛路、白银路沿线的硬隔离安装到位,并设置了清晰的标识标线,大大优化了交通组织。同时,为确保学校周边有序停车,华二初级中学、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等新城核心区学校门口,新安装的交通标识非常醒目,有效缓解了学校门口的拥堵问题和交通安全隐患,为市民出行安全加码。

“夜里彻底亮了,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以后走这条路,更加方便安全”。新安装的路灯,让不少附近的居民拍手叫好。今年,横仓路(众芳路—嘉新公路)路灯安装完毕,困扰居民出行的难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此外,新城核心区内,阿克苏路(高台路-白银路、天祝路-伊宁路)景观照明工程也正式启动。

雨水污水分流走,净化城市“血脉”。让污水走污水管,让雨水走雨水管,污水、雨水从源头分开,从而净化城市“血脉”,提升环境质量。今年,嘉定新城(马陆镇)把辖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列入了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在下半年全面开建,工程涉及我镇13个住宅小区。

我镇不少老旧小区建于80、90年代,建造时小区雨污水系统建设标准低,部分小区存在雨水管道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错误连通,小区管网未纳入市政管网直排河道等问题。此外,由于小区居民在房屋装修时有私接、乱接排水管道现象,将阳台洗衣机水、厨房污水等接进雨水系统,造成老旧小区雨污混排现象较为严重。此次改造工程,对原有管道因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坍塌、破损及排放口混接等情况进行改造完善,并优化现有排水管道。工程内容包括部分雨、污水立管的新增,部分损坏的地下雨、污水管线的更换等,确保小区内排水管道通畅,使区域雨污水按要求分别接入市政排水管网,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解决雨污混接对水环境的影响。

为了把好事办得更好,前期,相关部门对问题突出的小区进行实地排摸和测绘,并结合不同小区实际,制定了一小区一方案,使得改造工程不仅更智慧,而且更具城市温度。 

完善基础设施,农村面貌日渐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立新村村民陈彩芳欣喜地告诉记者。

陈彩芳带着记者一起感受村里的变化。“这条村里的主干道原先坑坑洼洼,大小不一的坑,小则积水,大的还会磕到汽车底盘,影响行车安全。”今年,该路面进行了修复,重新铺设了沥青,曾经的坑洞不见了,路面也拓宽了。在石家村民组,正在新建的一座三类公厕已初具雏形,公厕外观装饰为现代简约风格,灰色的瓷砖外墙,内部配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完工后将有效改善村民的如厕环境。此外,村里今年又新增了近150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提到村里今年的变化,陈彩芳难掩喜悦。

其实,立新村并不是个案。以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目标,今年8月,我镇11个村的硬件建设都按下了“加速键”,工程涵盖农村道路、桥梁翻新,绿化补种,健身场所新建改建,路灯安装,公厕翻新和新建等,惠及农户5600户,计划今年年底前竣工。“村道修起来了,路灯装起来了,环境整洁了,配套设施完善了,给人的感觉十分舒心惬意。”这是不少村民最直观的感受。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