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聚焦政务>详细内容

我镇“新暖乡”项目迈出农村文化自治新步伐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0-07-27 1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嘉定新城(马陆镇)自2016年试点推进“宅舍文化”项目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如今各村在改善宅舍环境、丰富文化活动、弘扬优秀家风、融合多元文化、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
    今年7月中旬,嘉定新城(马陆镇)借助“宅舍文化”持续推进这一契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了“新暖乡”行动项目,并组建了一支由12位新村民组成的团队来推进‘新暖乡’行动项目的建设,积极探索如何在新时代让“新马陆人”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这一良好的自治模式。
    要让“新马陆人”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这一良好的自治模式关键在于思想同引、家园同建、文化同育。
思想同引
    围绕“思想同引”目标,积极探寻并吸纳讲政治、有责任心,具备较强表达能力的“新马陆人”加入百姓宣讲队伍,以乡音乡情,更贴近受众的方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镇党委、政府等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绘就发展同心圆。7月19日上午,团队成员们来到樊家村南朱村民组,就“暑期安全”进行走村入户的宣传,并进行村容“大扫除”。
    7月19日下午,团队成员中来自大裕村的党员王兴涛在樊家村宅舍文化阵地“敬乐堂”为樊家村辖内的30余名新村民开讲了一堂关于国史的红色党课。王兴涛说:“我是一名马陆‘两新’组织党员,我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是党龄已经有13年了,自己每天都会阅读一些红色教育刊物。之前我也受邀在很多企业开展过红色教育讲堂,但是在村民组为新村民开讲还是第一次。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与在座的新村民们都互留了联系方式,接下来我们接触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家园同建
    围绕“家园同建”目标,邀请新村民与本村村民一同定期开展屋里屋外、宅前屋后等环境清理,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并参与宅舍文化“美丽村民”等评选,弘扬敬老爱亲、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文明风尚,打造美丽家园。那么如何让新村民尽快融入本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北管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主动挖掘新村民群体中的典型和榜样,与商业街上的新村民店主签订“村规店约”,积极引领驻村商户、企业参与村级治理,“让企业和店家为村里干点事”,还建立志愿联盟,鼓励新村民店主为村里的村民们做善事,行善举,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
    新村民谭朝阳,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工,经常无私为村民修水管、装空调;新村民管浩,他在北管村商业街经营一家超市,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会给托老所的老人送上慰问品。在北管村,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新村民,与本地村民打成一片。
文化同育
    围绕“文化同育”目标,吸纳有兴趣、有特长的“新马陆人”参加文艺活动,积极开展“一季一风采”文化特色展演,丰富“新马陆人”业余文化生活。如今,放眼各村的文艺团队,几乎每一支文艺队伍都少不了新村民的身影,例如大裕村的姐妹俩段琪琪与段佳琪,祖籍甘肃,从小跟随父母来沪居住,在大裕村已经生活了近10年,善于拉丁舞的姐妹经常参与镇级的文艺汇演;还有村民们都很熟悉的主力军——来自彭赵村的“708090舞团”,她们同样是用舞蹈的方式与本地村民们打成一片。
    在“新暖乡”行动的团队里,也有来自大宏村“新村民舞蹈队”的三位成员,目前她们正在紧锣密鼓排练新节目,为接下来的文艺汇演做准备。
    镇宣传科介绍:“这支12人组成的团队队长是有着丰富新村民融合经验的大宏村新村民党支部书记孟宪武,而这12个人中,队员们的身份也是各异的,有党员、自由职业、企业员工、企业老板、文艺工作者等,虽然队员们的身份各异,但他们都热爱嘉定,热爱马陆。接下来,该团队会围绕‘思想同引、家园同建、文化同育’这一中心来开展各类活动,推进新村民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宣传、自我管理’这一良好的自治模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