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期间 山东阿姨把“五毒饼”带进社区
端午节期间,吃粽子、赛龙舟、做香囊等习俗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次,一位北方阿姨把“五毒饼”带进了社区,南北端午文化进行了一次交流碰撞。
端午期间,天气渐热,蛇、蟾蜍、蜈蚣等动物纷纷出笼,此谓“五毒”。吃“五毒”饼即可防止、排除“五毒”侵身。在白银社区惠民家园居委活动室内,山东阿姨李怀兰正在向居民们介绍五毒饼的制作材料。外皮、绿豆沙馅、红枣泥馅等制作材料都由李怀兰一手准备。介绍完制作方式后,居民开始跟着李怀兰动手制作。第一次制作五毒饼的居民热情满满,但问题也随之出现:馅儿太多、皮太薄、分量难掌握,李怀兰耐心地进行指导。“外皮不能擀得太薄,不然容易‘露馅儿’,用烤箱上火210°、下火180°烤20分钟即可”,李怀兰说道。
将“五毒饼”放进烤箱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各自家乡的端午习俗。浙江绍兴的沈爱元介绍说,在绍兴,粽子是肯定要吃的。浙江绍兴的黄酒必须要喝,喝的黄酒都是自己家酿造的,不是店里买的。还有待出嫁的女儿必须要喝女儿红。来自安徽的居民裴中梅说,她们老家会蒸米粉肉,以前会给小孩子做老虎鞋,鞋子上有个“王”字。这是她来到社区后第一次听说“五毒饼”,和这么多小姐妹一起跟着李怀兰学做五毒饼,感觉非常新鲜。
约五分钟后,李怀兰将“五毒饼”从烤箱里拿出来,把准备好的蛋液均匀涂抹在每个饼上,涂完后继续放回烤箱里烘烤。待五毒饼出炉后,以前用“五毒”的印刻模具,将五毒动物的图案印在饼上,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居民使用可食用色素,在饼上画出一个个五毒的图案,栩栩如生。李怀兰虽然是北方人,但这也是她来到社区后第一次制作家乡特产,同时跟大家分享北方的习俗,她坦言有一种温馨又熟悉的感觉。“今天我们在社区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感觉很高兴。我把很多南方人不知道的五毒饼带进了社区,让更多人知道北方的端午习俗。端午吃五毒饼是说由于天气热,蛇、蟾蜍、蜈蚣等动物特别多,毒性特别强,吃了五毒饼以后就可以排除这些毒气,对人身体有好处”,李怀兰说道。
此次活动也是白银社区的端午节活动,希望通过社区活动来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打造熟人社区,营造和谐愉悦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