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垃圾分类 促进精准防疫
疫情防控力度不减,“宅家”人数居高不下,社区每天产生的湿垃圾,便一直处于高位。据某街道提供的数据,现阶段湿垃圾产生量,比过去增长了60%。另外,由于疫情期间人人佩戴口罩,每天要处理大量废口罩,这部分垃圾分类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有人说,疫情当头,防控最要紧,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去管垃圾分类?
这个说法不对。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之间不存在不可分解的矛盾;如果安排得当,两者还可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如我所居住的某小区,疫情高峰期间创新提出“错峰投放”的方法,就使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很好结合了起来。这个小区面积大、住宅多、人口密度高,人员也较复杂,防控工作“压力山大”。居委与物业公司多次商量,并征求志愿者意见,创新提出了“错峰投放垃圾”的措施:在每日早晚两次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基础上,增设了3个24小时开放、有志愿者监督的垃圾投放点,方便居民错峰处理垃圾,疏散投放人群,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这个小区重视垃圾分类与疫情防控结合,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戴过的口罩,进行重点专门处理。他们在会所等处,单独设立了“废口罩手套投放点”,方便收集,并按规定进行集中消毒销毁处理。
二是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专门增配“居家隔离家庭专用垃圾桶”,用于放置他们的生活垃圾,并派保洁人员每天到隔离人员家中收取生活垃圾,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所有这些做法,都使业主很放心,并得到了专业部门的认可。
疫情虽然凶猛,但我们的生活终将迎来恢复正常的一日。垃圾分类是时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更是广大市民用心血换来的宝贵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一巨大的文明进步,借以促进当前的防控,把迎接全国文明城区复检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