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共建创新机制 突破无名路治理痛点
包桥村创新管理机制,让附近的企业一同参与治理,并与交警部门协调,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多方形成合力整治了位于浏翔公路2248弄的无名路,道路环境焕然一新。
这条无名路位于浏翔公路旁,常有卡车经过,引发了乱停车现象以及环境问题。如今,经过区域环境大整治,道路两旁新增了防护围网,中央增设了隔离墩,防止卡车占道行驶以及乱停车;而且安排专人打扫、规范垃圾桶的摆放,维护了路面整洁。
包桥村村委副主任、党总支委员陈强告诉记者:“之前企业对这个问题意见比较大,道路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个问题,包桥村两委班子讨论以后,聘请了第三方对环境卫生的保洁、保绿工作进行长效管理。”
此外,包桥村成立了与企业的联动机制,一有问题,马上解决。每家企业都有职工作为联络志愿者,一旦发现道路上出现了不文明现象,可以通过微信群上报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协调处理。“我们现在整条路是非常干净的,外来车辆随意停放的现象基本已经杜绝了。万一有车辆随意停放,包桥村委会建了一个微信群,我们所有企业主都在里面,如果碰到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拍张照片上传,二大队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能直接把车拖走了”,辖区企业代表洪芬伟说道。
据悉,道路沿线的13家企业与包桥村委签订了村企共建共治协议,筹集了15万元的区域治理公益基金,用于购买第三方服务,并成立共治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这种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了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村委会这次会同13家沿线的企业对两条无名路2248弄和2250弄进行环境大整治,整治好以后由沿线的企业共同参与今后的长效管理,主要负责道路保洁和绿化养护,接下来我们会派养护单位进行保洁、保绿,进一步美化周边的企业环境”,陈强如是说。
目前,包桥村正在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将专业社会组织编排到网格内,集中入驻,落实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