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垃圾分类成为短板
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如果垃圾处理再不迎头赶上,就可能“拖后腿”,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瓶颈”和“短板”。
为此,上海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不断推出重磅举措:今年3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将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并在居住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上海市绿化市容局4月21日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
市里提出,2018年在静安、长宁、杨浦、松江、奉贤、崇明6区,以及其余各区2个街道(镇),率先实现居民家庭“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即“严禁有害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其实,我们马陆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也已经有5年之久,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乘全市发布《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我们要努力建设垃圾分类的管理体系,完善工作网络和细节,争取走在全区、全市的前列。